首頁 > 樂活 > 婦科 > 中醫怎麼鍼灸治療帶下病

中醫怎麼鍼灸治療帶下病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帶下病大多是溼證,是溼熱侵入胞宮、陰器,累及任脈和帶脈,使任脈失固,帶脈失約而導致婦女發病。

中醫怎麼鍼灸治療帶下病

清着名婦科中醫經典着作《傅青主女科》認爲,帶下病主要是帶脈受傷害,原因是脾氣虛弱,肝氣鬱積,溼氣侵入及熱氣急逼所引起,因而認爲帶下病大多是溼證,是溼熱侵入胞宮、陰器,累及任脈和帶脈,使任脈失固,帶脈失約而導致婦女發病。由此得出帶下病的病位在任、帶二脈,與脾、腎二髒關係密切。脾爲中州後天之本,喜燥惡溼。如因飲食不節,勞作失度,或思慮抑鬱致土衰木鬱,水谷精微失於健運,停聚而成水溼之邪下流肝腎,浸及衝任致帶脈失其約束遂成本病。再者腎爲先天之根,中寓命門相火,乃元氣之宅。凡因先天不足,腎氣素虛,或房勞多產傷及下元是陰液滑脫走失於下竅也可釀成帶下病。

艾灸治療帶下病,主穴取帶脈、三陰交。表現以帶下色白,淋漓不斷,面色萎黃少華,神疲肢冷,腹脹冷墜,納少便溏,脣舌淡紅苔白膩滑,脈緩而弱爲主的脾虛之帶下,治當健脾益氣,昇陽除溼。可加取脾俞、足三裏、隱白;表現以白帶清冷,腰膝痠軟,少腹冷墜,溲清便溏,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遲或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質淡紅少苔,脈細數爲主的腎虛之帶下,治宜滋陰益腎,培元固澀。可加取關元、腎俞、次髎。令患者取適宜體位,術者右手如持筆寫字狀拿艾條,使艾條與局部皮膚成45°角,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處,點燃的艾頭與皮膚的距離約1寸左右,以局部溫熱、泛紅但不致燙傷爲度。於每穴施艾條溫和灸15分鐘,每日1次,連續10次1療程。

方中帶脈穴爲足少陽與奇經八脈交會穴,該穴與督脈之命門穴橫向聯繫環腰1周,取之可益氣固攝,調理任督。三陰交調理足三陰經,平肝瀉熱,健脾利溼,補腎強精。足三裏爲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下合穴,又屬強壯穴之一。取之既有調理脾胃功能,又助於氣血的化生,還可增強體質,促進疾病康復。脾俞與足三裏合用能健脾、振奮中陽,復其升清降濁運化水溼之功。隱白爲足太陰脾經的井木穴,木氣通於肝,脾統血,肝藏血,脾又主肌肉四肢,故隱白穴具有補脾攝血、益氣之效。關元與腎俞配伍共同起到固腎培元,固澀止帶的效果。次髎理下焦,清散鬱熱,補益虛損。艾灸法用於帶下病的治療方法簡單,效果滿意。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