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母嬰 > 元宵節的各地吃法

元宵節的各地吃法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元宵節的各地吃法

各地元宵節的吃法

“正月十五吃湯圓”的習俗在我國已經流傳了上千年。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據文字載,宋代以前還沒有元宵,那時人們過元宵節吃的是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

到了唐代纔有“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門戶”的說法。種“膏粥”,大概是一種甜粥。時至今日,在我國個別地區,仍有吃“元宵粥”的習俗。經過多年的演變,到了宋代,我國大部分地區就開始吃圓球式的元宵了。

民間吃元宵一般都在上燈的這一天(正月十三),所以稱“上燈圓子”。而落燈這天(正月十八日),北方則有“落燈面”的說法,即此日須吃麪條,意謂天長地久,延年益壽。南方則有吃“落燈糕”的習俗,有年年高升的吉利蘊意。

現在,元宵節必吃元宵,是各地的普遍習俗。不過各地風俗不同造成一些差異:東北在元宵節愛吃凍果、凍魚肉;廣東的元宵節喜歡“偷”摘生,拌以糕餅煮食以求吉祥;在陝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就是在熱湯麪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的攝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麼油膩,對於由於節日多食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中和作用,使元宵的營養更全面。

元宵節除元宵這一具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外,各地還有許多其他的應節食品。浙江浦江一帶吃饅頭、麥餅。饅頭爲發麪,麥餅爲圓形,取“發子發孫大團圓”之意。

台州一帶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後食糟羹。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乾、油泡、川豆瓣、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米粉,煮成帶鹹味的糊狀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爲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在山東曲阜,元宵節晚上,戶戶門前燃着用豆麪捏成或用水蘿蔔刻成的燈。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