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預防兒童腎病 尿檢彩超應進兒童體檢

預防兒童腎病 尿檢彩超應進兒童體檢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預防兒童腎病 尿檢彩超應進兒童體檢

資料顯示,全國3.6億兒童中約有腎病患兒300多萬,每年數千名兒童發生慢性腎衰竭。由於腎病早期症狀不明顯,孩子不痛不癢,很容易被忽視,一旦到了終末期腎病,就可能危及生命。專家指出,九成以上的腎病通過普通的尿常規檢查就可發現;腎臟彩超也是比較理想的檢查方法,1歲內孩子最好能做一次腎臟彩超,尿常規和腎臟彩超都應列入兒童常規體檢項目。資料顯示,95%的腎病患兒對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是有效應的,絕大部分腎病兒童完全可以治癒。專家認爲,兒童腎病早期發現很重要,只要堅持長期規範的治療,是能治癒的。

家住福州市鼓樓區的8歲女孩小冰菲,半年來一直面色不好、夜尿增多。最近,小冰菲因爲眼皮浮腫不退到醫院就診,才發現患上了慢性腎衰竭。資料顯示,在全國3.6億兒童中,估計有腎臟病患兒約300多萬,每年數千名兒童發生慢性腎衰竭。3月10日是第11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腎臟健康,從娃娃抓起”。對此,全軍兒科疾病診治中心、福州總醫院兒科主任餘自華主任醫師特別強調,對於兒童腎臟病預防檢查,一手抓“尿常規”,一手抓“腎臟彩超”,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尿常規是腎病檢查的“金標準”,可發現九成以上的腎病

由於腎臟病早期缺乏明顯的臨牀表現,孩子不痛不癢,很容易被忽視。但如果腎臟病診療不及時,可能會逐步發展到慢性腎衰竭,一旦到了終末期腎病,就需要進行替代治療,如透析治療、腎移植等,不但花費昂貴,且危及生命。

那麼如何早期識別兒童腎臟病呢?餘自華建議,家長只要認真觀察,還是可以發現腎臟病的蛛絲馬跡。一是清晨有輕度眼瞼腫脹及組織鬆弛處(如陰部)輕腫,或久坐久立後足背水腫、手指發脹等;二是小便後便池中泡沫明顯增多,並且長時間後仍不能消退。三是眼睛可見的肉眼血尿及顯微鏡下才可發現的鏡下血尿,也是腎臟病的重要訊號。

尿常規檢查是腎臟病檢查的“金標準”,已得到學術界的公認,被稱爲體外無創傷性腎活檢。腎臟病早期主要症狀是血尿、蛋白尿,臨牀上通常應用尿常規檢查,對血尿、蛋白尿的出現及量的多少,作爲評價患兒腎臟受累、判斷病情輕重的指標之一。九成以上的腎臟病,通過普通的尿常規檢查可以發現疾病,常用於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檢查。

腎臟彩超應列入兒童常規體檢項目,1歲內孩子最好做一次

兒童腎臟病如先天性腎積水,發病時症狀並不明顯。而且孩子太小,表達能力有限,即使出現小便顏色改變、腰疼等症狀,也往往說不清楚,很容易忽視。如腎積水早期還可以通過手術進行干預,而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就可能導致腎功能損害。而且慢性腎衰竭可分爲五期,在前四期,患兒可以選擇保守治療,一旦進入到第五期,也就是終末期腎病,病情就會進入不可逆的狀態。很多家長及孩子早期對腎臟病這個“隱形殺手”缺乏警惕,導致治療不及時,最終發展爲慢性腎衰竭。

腎臟彩超可以顯示腎臟的位置、大小、形態、內部結構,還能觀察腎臟及其周圍的各種病變,尤其超聲檢查無痛苦、無創傷,不受腎臟功能的影響,檢查迅速,可復性強,是比較理想的檢查方法。因此,餘自華建議,應將腎臟彩超列入兒童常規體檢項目。此外,1歲內的孩子最好能做一次腎臟彩超,1歲內的孩子尿路畸形的特別多;特別是有腎病風險的“高危嬰兒”,比如在懷孕時就發現胎兒有腎積水的。

腎病治療不能一味拒絕激素,擅自停藥或亂用偏方易加重病情

“家長切勿給孩子隨意更改治療方案,也不要隨意吃藥。”餘自華介紹。腎病綜合徵(簡稱腎病)是兒童中常見的腎臟疾病,在第一次接受激素治療時,提示爲激素敏感性,如果能堅持醫生的治療方案,持續服用激素的話,很有可能在九個月內減停激素,達到治癒的可能。如家長擅自停藥,或者更改治療方案,進而病情出現反覆,對孩子的腎臟打擊很大。

專家強調,現在很多人對兒童腎病治療存在誤區,一味地認爲激素不能用。孩子的腎病和成年人不一樣,在激素使用方面,嚴格規範治療,是最佳的治療方法。統計資料顯示,95%的腎病患兒對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是有效應的,絕大部分腎病兒童完全可以治癒。但是,由於腎病屬於慢性疾病,治療週期較長,遇到感冒經常會反覆,很多家長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沉不住氣,沒能堅持服藥和定期複查,很容易加重孩子的病情。

腎臟疾病治療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終末期腎臟病治療主要是腎臟替代療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餘自華提醒,各類“偏方”中藥製劑不是不能吃,但不能亂吃,最好在規範的醫院內找醫生進行諮詢。中藥也有毒性,門診中不少孩子都有類似情況發生,有的甚至造成腎功能衰竭,要靠血液透析才能維持生命。

日常生活如何預防兒童腎病

1、喉部、扁桃腺等發炎、鏈球菌感染時,需立即根治,服用抗生素要徹底,不可中途而廢,否則鏈球菌感染容易誘發腎臟疾病。

2、止痛劑損害腎臟,未經醫師處方,嚴禁使用一般市售之止痛藥,如需使用,請與醫師討論。

3、暴飲暴食有害腎臟健康。人體吃下大量的食物(動、植物性蛋白質),最後的代謝產物(廢物)——尿酸及尿素等等皆需由腎臟負擔排除。故食物過量(暴飲暴食)將增加腎臟的負擔。

4、未經醫師處方,亂服成藥,有礙腎臟功能。有很多人有病時自作主張購買抗生素,須不知大多抗生素進入人體要從腎臟排泄,過量或濃度高損傷腎臟的功能。

5、兒科醫師診治最適當,因爲小兒與成人有體重生理結構及功能等不同。更不要胡亂找江湖郎中吃偏方,誤了治療時機,衍生更多併發症,甚至於短期內變成尿毒症。

6、適量(充分)喝水,不憋尿。尿在膀胱裏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很可能經由輸尿管感染到腎臟,每天充分喝水,隨時排尿,腎臟亦不易結石。

7、控制兒童糖尿病。根據統計有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慢性腎臟病”病人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8、記得經常做腎功能檢查。每半年就必須做一次尿液篩查(尿常規)及血壓的檢測。因爲幾乎一半的腎病病人腎臟損壞過程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所以等到身體感到不適時很可能已經到了腎臟病的末期——需要洗腎生存的時候了。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