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體檢 > 你知道中醫體檢嗎?

你知道中醫體檢嗎?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體檢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運用人體陰陽平衡、五臟相生相剋的原理,從宏觀和整體上來把握人身體狀況。患者會先填寫一份體質辨識調查問卷,將問卷結果與中華中醫藥學會確定的、由國家級名中醫王琦創立的“人的體質九種辨識標準”進行對照,再輔助以傳統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綜合確定患者的中醫體質類型及當前的機能狀態。針對患者的體質類型,醫生從均衡飲食,合理運動,藥膳食療、膏方、鍼灸、經絡養生、四季進補註意事宜、健康習慣等各方面,給出正確而有效的康復指導意見。

你知道中醫體檢嗎?

方法:不借助儀器

採訪時正遇上一名女士體檢完,在徵得本人同意後,我們在長達6頁紙的體檢結果上看到,專家組判斷其體質爲“特稟質”,正處於慢病狀態,對氣候適應能力較差,易患過敏性疾病。醫生給出了飲食起居、運動睡眠、疾病預防等各方面的建議。該女士表示,每到冬春季節,她的過敏性鼻炎就會發作,中醫體檢的結果和她平常的身體狀況非常吻合。

與西醫體檢不同,中醫體檢不借助或者較少藉助儀器;體檢的結果也不是一張張化驗單,而是對受檢者的體質類型做一個辨證分型,確定受檢者是正常質型、陰虛質型、陽虛質型還是氣血兩虛質型等等。體檢的目的主要是根據體質分型的結果,對受檢者今後的日常生活、飲食、情緒、起居等進行恰當的指導。

沒有儀器設備,光靠醫生看一下,能看得準嗎?中醫體檢不像西醫那樣有量化的標準,怎麼保證醫生不會胡亂判斷?很多人都對這種體檢方式提出質疑。

廣東省中醫院體檢中心樑醫生告訴《時代週報。健康忠告》記者,中醫體檢主要是根據中醫診斷學理論,對受檢者的身體狀況做出綜合判斷,根據九大體質辨識理論(該理論經過全國專家論證)將體檢者的體質分型,分別給予指導,做到未病先防。當然,人的體質類型會隨着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中醫體檢僅憑個人判斷免不了有誤差,但經多學科專家會診,對體檢者的體質類型確定一般不會有錯,“目前已經有人在做這方面客觀量化的研究”。

無論西醫體檢結果正常與否,只要你覺得身體有任何不適,中醫都可以爲你進行辨證分型,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康復。或者,即使沒有任何不適,中醫體檢也可以通過舌診、脈診等給你辨出一個子醜寅卯。尤其是那些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平日裏總覺得有這裏或那裏不舒服,西醫檢查總是無異常,或有異常但經過反覆治療效果不佳,這類患者更適合中醫體檢。

消除西醫盲點

即將跨入本命年的廖女士是一家科研單位的“白骨精”,近來經常感到頭暈、疲乏、心煩、沒食慾,單位醫院的設備是進口的,接診大夫的醫術是超一流的,但一臺臺儀器吐出的一張張化驗單、一份份檢查報告、一組組密密麻麻的數據竟都確鑿地歸結成4個字“大致正常”。

面對體檢報告上“真實的謊言”,朋友向她推薦了中醫體檢。

醫生一番把脈看舌問診後說,臟腑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工作太忙引發月經不調、神經衰弱而已,三服湯劑後,廖女士又容光煥發了。

“像這種儀器查不出症狀的病號我們接診過不少。”醫生說,這很正常,中醫體檢與西醫體檢,兩者各有長處。對於一些比如血壓、血糖居高不下等有明顯病症的患者還是需要藉助西醫的檢測,必要時採取西醫的治療方案,中醫提供輔助治療,待患者病情穩定後再給予中醫治療。

對於亞健康人羣即中醫所說的“未病”人羣,西醫體檢往往無能爲力,而此類情況正好屬於中醫體檢中的病理體質所能涵蓋的內容。

適合哪些人?

有病治病,無病養身,從這個意義上說,中醫體檢對每個人都是適宜的。例如養身進補,也是要根據人的體質。現在市面上各種補品盛行,許多人憑廣告或他人推薦進補,很容易出問題,甚至反而補出毛病來。

主動健康者:健康人羣希望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時,可以將中醫體檢作爲一種方式。

亞健康人羣:如果處在亞健康狀態,身體沒有明顯不適,使用西醫體檢手段,“亞健康”人羣難以現形。而中醫師可以從總體上把握患者的身心狀況及環境對他的影響,指出健康隱患,提出個性化的養生防病方案。

慢性病患者:對於慢性病患者來說,也非常有必要進行中醫體檢。因爲長期接受某種治療或服用某種藥物,必然會對體質平衡產生影響。通過中醫體檢,瞭解這種影響,及時進行中藥調理並配合平時飲食調理,對人體功能的一些變化進行主動性干預,就能達到既不影響治療,又能減少副作用傷害的目的。

西醫檢查正常的老病號:身體感覺不適,疲倦、氣短、多汗、怕冷或怕熱、口乾或口淡,但經西醫檢查結果正常,或雖有異常但治療效果不佳,這類患者更適合看中醫。

打算進補的人:進補需要根據自己的體質來辨證地補,所以建議進補前用中醫體檢來把關,以便充分發揮進補食物或藥物的功效。但需要提醒的是,由於生活環境、飲食的作用,人的體質類型可以改變,現在的檢查結果數年後未必適用。

不可取代西醫

儘管中醫體檢花錢少、結果出得快,對養生保健、調理氣血陰陽有明確的指導作用,但中醫體檢並不能檢查出所有的疾病。有人以爲中醫體檢可以“包看百病”,甚至想以中醫體檢來替代西醫的全面體檢,這種看法是不現實的。

中醫診斷主要是通過了解受檢者的各種外在表現,來推斷受檢者五臟六腑的氣血、陰陽、寒熱、表裏、虛實等變化,給出一個診斷。如果在病變早期,人體尚未出現體外表現、生理功能的變化,那麼中醫很有可能就查不出來。比如說令人聞之色變的惡性腫瘤,早期往往沒有任何臨牀症狀,患者的氣血、陰陽都很正常,這時進行中醫體檢一般發現不了,如果等到患者的氣血盛衰和陰陽平衡有明顯變化時,可能已經到了腫瘤的中期或晚期,那時再治療就爲時已晚了。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哪個有經驗的中醫師能通過問診和把脈發現某種早期惡性腫瘤。

相比之下,西醫更注重儀器的診斷,它可以通過抽血查腫瘤相關蛋白、胸部X線、腹部內臟B超,甚至CT、MRI(磁共振)等方面的檢查,及早發現早期癌症,早診斷、早治療,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

除此以外,西醫有明確的檢查數據作爲結果,而中醫體檢不借助任何儀器,主要靠受檢者主觀感受(如怕冷)和醫生的主觀判斷(如面色白、脈細弱),因而帶有較多的主觀性。如果接診醫生經驗不足,很可能會造成診斷不確切甚至誤診或漏診。

中西醫體檢各有所長,不存在誰替代誰的問題。患者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體檢方式。如果是西醫體檢沒有發現問題,但身體總有不舒服(有臨牀症狀或體徵),或者希望瞭解自身的體質屬於哪種類型以便於調理(如孕前、體弱),或有慢性疾病而西醫久治不愈者,建議做中醫體檢;如果是想預防各種多發病(心血管病、腫瘤、糖尿病、呼吸疾病)的發生,瞭解身體內部有無早期病變,還是老老實實去看西醫,做個全面檢查爲好。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