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日常飲食中如何預防肝癌

日常飲食中如何預防肝癌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患者今年才42歲,患者近日右上腹疼痛,呈持續性隱痛,食慾不振、失眠、睡眠質量也不好,便祕、面色泛黃等症狀。然後到醫院做檢查,經CT診斷肝癌早期。患者心裏很納悶:因爲患有乙肝多年,他平時都十分重視肝功,定期檢查,肝功能檢查一直比較正常,怎麼會“不聲不響”就發展成了肝癌?

日常飲食中如何預防肝癌

肝癌早期基本沒有任何徵兆,其隱蔽性很強,查體也不易查出。中晚期病人輕易出現肝區疼痛、食慾不振、疲乏無力、消瘦、腹部腫塊、發熱、黃疸等症狀,因此肝癌早期往往不易被患者察覺,一旦出現症狀再就診,大多已屬中晚期肝癌。

目前臨牀上診斷肝癌的方法,主要有肝癌血清標誌物甲胎球蛋白(AFP)測定與醫學影像學檢查,如超聲、CT、磁共振成像(MRI)等。AFP的異常可早於影像學和臨牀症狀,對診斷肝癌有相對的專一性,但值得注重的是有約30%的肝癌病人AFP爲陰性,就是說AFP測定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現代醫學影像學的發展已能夠對1~2cm的小肝癌進行定位診斷,爲肝癌的早期發現提供了可能。AFP測定,結合超聲檢查是目前對肝癌高危人羣普查的主要手段。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所指的肝功能,對於肝癌診斷並無多大幫助,因爲肝癌病人其肝功能可能是正常的。#p#副標題#e#

從“吃”中防肝癌

除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的本身,以及人們已公認的致癌微生物外,絕大部分癌症的發生與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關,一旦飲食中常常含有致癌物質,就較輕易促發肝癌。因此,要建立健康合理的膳食結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把握一些飲食防癌的知識,當心“吃”出癌症來。

發黴食品,切忌食用。真菌中的黃麴黴毒素爲致癌物質。黃麴黴毒素的致癌性比公認的致癌物亞硝胺類強75倍,該毒素能誘發人、猴、鼠、禽類發生肝癌。致癌所需時間最短爲24周。防備真菌污染食物應注重:家藏花生、玉米、白薯幹、稻米、小米等一定要曬乾曬透,存放在乾燥通風環境中。發黴的花生、薯幹、蘿蔔乾等應剔除丟棄,人畜家禽均不能食用。

動、植物油變質後不宜食用。陳腐油類中均含有丙二醛這種化學成分,它能生成聚合物並與人體內的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發生反應,使蛋白質的結構變異,導致變異蛋白質的細胞失去正常功能並向初期癌細胞轉化。此外,丙二醛聚合物能阻礙脫氧核糖核酸的複製並使人的老化過程加快。因此,動植物油切勿存放太久,已變質產生哈喇味的油不宜食用。用哈喇油炸炒製作的食品不僅味道不好,更重要的是能導致癌症,使人縮短壽命。

不酗酒。酒精性肝病的損害程度與每日飲酒量、飲酒時間和方式有密切關係。酒在人體內需經肝臟代謝,代謝產生的乙醛對人體的毒性極大,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細胞的損傷、肝細胞內脂肪沉積、肝細胞炎症壞死、纖維結締組織增生,最終可導致肝硬化,一部分肝硬化會轉變爲肝癌。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