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對付秋燥,良藥亦可不苦口

對付秋燥,良藥亦可不苦口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9月的廣州,夏暑未去,秋燥又來。雖已過立秋,但是廣州街頭熱起來可是一點不含糊,早晚溫差較大,秋風一起,雨水減少,天氣變得更加乾燥,這個時候人們會出現咽喉幹痛,口乾舌燥甚至渾身燥熱的症狀,這便是人體“秋燥”反應的表現,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秋老虎”。

對付秋燥,良藥亦可不苦口

對付秋老虎,宜潤勿燥

俗話說“入夏無病三分虛”,夏秋交替,加上秋老虎肆虐,從中醫角度說,秋天由肺主宰,因此,秋季養生主要應從養肺、潤肺、補肺入手。陳小憶主任醫師提醒,秋季飲用涼茶也要選擇清潤的,如羅漢果五花茶、茅根竹蔗水、玉竹、百合等,清潤平潤肺部,就能消除身體的燥氣,達到“秋冬養陰”的原則。

此外,秋季進補應以清補、平補爲主,平日裏預防秋燥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選擇清潤養肺的食物,肺清潤平潤了,身體燥氣就能消除,也就能“下火”了。

立秋過後,苦寒涼茶少喝爲妙

立秋過後,很多人都會感覺身體很乾燥,特別是南方,夏季餘熱加上秋季乾燥,在“溼蒸”“幹焗”的環境下,容易使人誤認爲是“上火”,例如皮膚乾燥、爛嘴角、小便赤黃、大便祕結、少痰等。廣東人有喝涼茶的習慣,涼茶鋪遍地開花,近年來一些人對涼茶存在誤區,不論哪裏不舒服都把歸咎於體內溼熱引發的,感到喉嚨不適動不動就買杯苦茶“清毒”了事。對此,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陳小憶主任醫師指出,苦寒的涼茶損害人的陽氣和津液,秋季胃腸道疾病多與此有關,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衛防科主任陳瑞芳表示,入秋後,夏季餘熱尚存,並且空氣乾燥,在這種氣候環境下的大多數人都容易出現咽乾口渴、乾咳少痰、大便乾結等現象,它不叫上火,而是秋燥。

廣州人一向愛喝涼茶,出現秋燥咽乾症狀首先想到的也是涼茶。陳瑞芳建議市民秋季喝涼茶不要全選清熱解毒的,尤其是一些較寒涼的涼茶,少喝爲妙。同時,脾虛的人不宜飲用涼茶。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