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飲食營養 > 滷蛋久浸 吃了出問題

滷蛋久浸 吃了出問題

來源:歐巴風    閱讀: 4.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如何從飲食抓起,特別是從孩子抓起,成爲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著名營養學專家趙霖撰寫的這本書,以詳實的資料,深入淺出的道理告訴人們,現在的孩子應該怎麼吃……

滷蛋久浸 吃了出問題

油炸食品不健康

油炸食品如炸雞翅、炸雞腿、油條、油餅、油炸花生仁、煎雞蛋等口感好,許多人愛吃,對孩子也特別有誘惑力,長期大量食用則對健康有害,尤其會禍及兒童,這也要注意。因爲油脂的共同特點是含熱量高,100克植物油的熱量高達869千卡。我在臨牀上見到許多小胖子,他們的共同嗜好是愛吃炸雞翅、炸雞腿,個別孩子竟然一頓飯就可以吃掉十幾只炸雞翅。

長期大量食用油炸食物有以下3點危害:

(1)許多油炸食物(如油條、油餅等)在製作過程中需要加入含鋁的膨化劑,已有研究發現鋁元素在腦細胞中的沉積與老年癡呆症有關;

(2)食物經高溫煎炸處理,可產生有致癌作用的多環芳烴,如炸薯條中發現會產生高濃度致癌物質丙烯酰胺;

(3)油炸食物用的食油往往都是反覆使用的,因此非常容易導致所產生的脂質過氧化物累積,這些脂質過氧化物可促使腦細胞早衰。

飲食結構不合理是疾病之源

朝鮮戰爭時期,曾經有人對年齡在20歲左右的美、朝死亡士兵進行屍檢,結果驚訝地發現,兩者的動脈硬化程度竟然存在很大差別。究其原因,就在於自幼年開始,膳食結構的差異給美國兵體內埋下了“定時炸彈”,使他們日後患心血管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隱患大大增加。所以許多人在中老年時患“文明病”,並非完全由於發病前一段時間飲食不合理所致,而是年輕時就已埋下了禍根。

目前國內有許多家長反映:一些男孩不到6歲就出現了第二性徵,女孩子三四年級就來例假。究其原因,很可能就出在動物性食物攝入過多!一些家長認爲吃肉纔有營養,特別是許多孩子愛吃炸雞,天天不離,所以肯定會造成上述惡果!

孔子在《論語·鄉黨》篇中提出:“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即指出,日常膳食應以植物性食物爲主,無論什麼場合,肉類菜餚再多,亦不可食肉超過食谷、食菜。這一論述框定了中華民族傳統膳食結構中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的大致比例,而且此膳食模式一直流傳至今。說明後人從生活實踐中,已經悟出這一理論是符合養生之道的。

牙齒神祕比例——7∶1的奧祕

由於經濟發展的水平所限,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居民膳食動物蛋白和脂肪攝取量偏低。於是,似乎高蛋白、高脂肪的肉類豐富的飲食纔有營養,於是以肉食爲主的“洋快餐”備受推崇。由於“洋快餐”的錯誤導向,孩子們個個都成了“肉食動物”,不僅平時不吃蔬菜、連主食也吃得很少,許多家長對此非常擔心。那麼孩子吃多少肉才合適呢?答案就來自人類的牙齒。

人類消化系統在各個方面都與肉食動物截然不同,同人最相像的是有雜食習性的動物。古生物學家在判斷動物攝食種類時,首先分析牙齒結構。人有32顆牙齒,其中兩側有臼齒20顆,用於磨碎穀物、豆類和其他種子類食物;包括門牙在內的切齒8顆,用於咬食膳食纖維豐富的果蔬;唯獨4顆犬齒、即中國人說的“虎牙”是爲了撕咬肉類所用。按照不同牙齒的比例,臼齒:切齒:犬齒=5:2:1。以此推算,人類正常食物結構中植物性食物與動物性食物的比例應爲7:1。正是這個神祕的比例,凸顯了人類合理的膳食結構,這無疑是在數百萬年進化過程中自然形成的。

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也是維生素B12、維生素B6、維生素B1、生物素和泛酸的來源。適量肉食有利腦發育,因爲脂肪類物質被列爲腦的“第一需要”,蛋白質則是“第二需要”。上述這些健腦物質在魚肉中高達30%~70%,在豬、牛、羊等畜肉中約含10%~20%,因此,葷素搭配的食譜,才能符合人體健康的需要。所以,英國營養學家主張每日肉食以85克爲宜。同時千萬別忘了,一定要搭配足量的蔬菜。

過量肉食危及民族生存

中國現有人均農業資源僅爲世界平均水平的1/3,在21世紀人口與農業自然資源嚴重短缺的矛盾將更爲尖銳,我國農業將面臨空前未有的困難和挑戰。21世紀中國居民肉類消費持續增加,而生產1斤雞肉或豬肉需要分別投入約3~5斤糧食,這種耗糧型的肉食生產模式,無疑將給我國帶來難以承受的巨大壓力。衆所周知,我國人均土地資源、水資源和能源都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美國的能源消費按石油換算,每人每年達7905公斤,而中國僅爲707公斤,如果我國人均消費達到美國的平均水平,那麼就需要整個地球的資源。面對人口衆多,耕地日減,不可能有更多的糧食轉化爲肉類食品的嚴峻局面,中國人的消費慾望不能太高,在吃的方面絕不能盲目“西化”、仿效歐美“高肉食”、營養嚴重過剩、不健康的膳食方案。中國人民必須振奮民族精神,堅持中華民族傳統飲食習慣和膳食結構;保持艱苦奮鬥和節儉勤勞的優秀傳統,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世代相傳。

在這方面,韓國的經驗值得借鑑。大家知道,韓國的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三位。20世紀60年代,韓國人的膳食熱量供給還比較短缺,20世紀70年代以後達到了推薦膳食供給量(RDA)的水平。到20世紀80年代以後,蛋白質的供給纔可以滿足需求。根據韓國的飲食標準,在膳食纖維、非營養物質的攝入量方面較發達國家佔有優勢。由於動物性食物攝入量下降,液體食品和脂肪佔了總熱量的20%。20世紀90年代,韓國人的營養攝入量和膳食平衡總體適度。由於堅持傳統膳食結構,飲食中非營養類物質所佔的比重比較高,足以提供膳食纖維、抗氧化劑、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質等各種有益於健康的物質。這些成分位於營養價值和美味可口之後,體現了食物的健康功能。不難看出,同發達國家相比,韓國居民中“文明病”的低發病率應歸功於堅持了健康的飲食習慣,韓國傳統飲食依託半素食的飲食結構爲基礎,提供適度的、而不是過多的營養物質和能量。我認識一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女處長,她素來身體比較胖。一次有機會被安排到韓國的漢城(現在叫首爾)參加爲期60天的技術培訓,回國後見到她,發現這位女處長秀氣了許多。她告訴我,在韓國這60天體重一共減掉了5公斤。因爲在韓國吃的伙食並沒有在中國到處可以見到的韓國烤肉,也很少有炒菜,而是每天都要吃好多韓國泡菜和水煮菜。

食用果凍要注意嬰幼兒安全

許多家長以爲果凍是水果製品,富含各種維生素,小孩吃了有好處,這完全是誤解。果凍並非水果製品,而是由增稠劑、香精、着色劑、甜味劑等材料配製成的,主要成分是藻酸鈉及瓊脂、明膠和香精、色素等。兒童攝入過多果凍會影響機體對脂肪、蛋白質的吸收,干擾對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可導致味覺異常、異食癖等症。而使果凍產生誘人香味的香精,是由脂類和醛類等化合物溶於酒精配製而成的,果凍的鮮豔色澤則是加入人工合成色素的結果。進食添加了人造香精、人工色素的果凍,不僅沒有任何營養價值,而且由於小兒肝臟、腎臟的解毒排泄功能較低,容易使毒性物質蓄積在體內,妨礙機體新陳代謝,影響少年兒童發育。

近年來,國內因爲吃果凍造成幼兒窒息死亡的事件屢有發生。2005年以來國內有多名4歲以下的兒童食用果凍後,因氣管被堵窒息死亡。這些致命的果凍直徑大多3釐米左右。爲此我國第一個頒佈了果凍食品的國家標準,禁止生產體積過小的果凍,並要求在包裝上註明“3歲以下兒童不宜食用,切勿一口吞食,老人兒童應該在監護下食用”等警示語。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