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中藥會有毒副作用嗎?

中藥會有毒副作用嗎?

來源:歐巴風    閱讀: 6.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藥的使用在我國有幾千年的歷史,爲人類的健康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近代,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和普及,中藥的使用更加廣泛。許多醫生和患者認爲中藥無毒副作用,爲求得更好的醫療和保健效果,大量使用中藥及其製劑,因而造成較多的中藥毒副作用對人體傷害的事例。這一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確立對中藥的正確認識。

中藥會有毒副作用嗎?

1 中藥的毒性

據《淮南子·修務訓》雲:“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這說明古代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很多中藥是有毒的。一般說來中藥的毒性可以分爲狹義和廣義兩個方面。所謂狹義的毒性,指藥物對人體的直接傷害。凡有毒之中藥,多數性質激烈、作用竣猛,易毒害人體。其常用治療量幅度較小或極小,安全性低。如:砒石、千金子、巴豆、烏頭、馬錢子等。若用之不當或超過治療量,即可對人體造成傷害。輕者傷身,重者斃命。正如隋代《諸病源候論·卷二十六》雲:“凡藥物之有毒及大毒者,皆能變亂,於人爲害,亦能殺人。”所謂廣義的毒性有兩個方面。

1.1 指藥物的總稱 明代《類經》卷十二雲:“毒藥者,總括藥餌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稱之爲毒藥。”“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藥事。”我們今天常說的是藥三分毒,就是這個意思。

1.2 指藥物的偏性 藥物之所以能夠治療疾病,就在於它具有某種特定的、有別於其它藥物的偏性。醫生每取其偏性以祛除病邪、調理臟腑功能,從而達到糾正陰陽之盛衰。調整氣血之紊亂,最終治癒疾病,強身健體之目的。事實上。藥物毒性的這兩個方面很難分開。理論上講,凡是藥物必有偏性,有偏性纔可稱之爲藥。當然,藥物的偏性對人體肯定有雙重作用:即能祛邪療疾,又能造成傷害。如:黃芩、黃連苦寒清泄,即可清熱瀉火治療熱性病,又能傷陽敗胃,引發寒邪內生或脾胃被傷等。乾薑、肉桂、附子辛熱,即可散寒溫陽,治療陽虛裏寒,又能傷陽助火,引發火邪內生或津液被傷。凡此種種,皆謂之毒或有毒。它既包括了毒字“善而厚”之義,又包括了毒字“惡而厚”之義,許多中藥論著中都有較爲詳細的論述。

2 中藥毒性的基本因素

從現代的科學技術觀點來看待中藥的毒性,主要是由其是否含有毒性成分、整體是否有毒、用量是否適當所決定。而藥物性質本身應當是最主要的因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2.1 品種與部位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藥的品種比較混亂,有些中藥品種來源較多,各品種所含的成分與含量差異很大。如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南五加皮屬五加科,不含強心甙而無毒,北五加皮(又名香加皮)屬蘿藦科,含強心甙而有毒。再如山豆根分廣豆根與北豆根,廣豆根屬豆科主含苦蔘鹼,北豆根屬防己科,山豆根鹼,前者毒性大於後者。既是源於同一品種的中藥,其不同部位毒性也大不相同,如全蠍,蠍尾比蠍身毒性大的多。蒼耳子全株有毒,但果實比全草毒性大,嫩葉比老葉毒性大。

2.2 產地與來源 同一種中藥。不同產地,其成分含量差異很大,毒性也有很大差別。如據測定,產於四川南部的烏頭的毒性成分是產於甘肅的烏頭的毒性成分的3.2倍。有些礦物質的中藥如石膏、滑石,其成分含量差異更大。臨牀有報道服用31 g生石膏而致死者,查其原因爲石膏中含砷量過高所致。

2.3 採集時間與儲存條件 植物的根莖葉、花果,都有一定的生長、成熟期,如苦楝皮,春天採集毒性最大(活性成分的川楝素含量最高)。有些藥物的採集時間不當也影響其毒性。史料記載有毒蜂蜜多產於農歷七月。其原因是此時多數植物花期已過,而有毒植物卻競相開花,蜜蜂飢不擇食,採集有毒植物的花蜜釀造所致。對此,早在唐代名醫孫思邈曾告誡雲:“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發霍亂。”對於儲存方式不當而致的中藥毒性,容易理解,潮溼、黴變等均可產生毒性。此外,某些礦物藥遇光照可使其發生氧化還原或分解化學反應,毒性大大增強。

2.4 炮製與加工方法的影響 中藥材通過炮製加工,內部各種成分即發生一系列複雜的理化變化,不少中藥通過炮製,其毒性減少或消除。如生半夏有毒,能戟人咽喉導致失音。但通過115~121℃加熱或白礬水浸泡,可消除毒性。蜈蚣有毒,但經開水燙和乾燥後,毒性蛋白幾乎全部滅活,毒性大大降低。當然。有些中藥也會因炮製不當而毒性增加。如雄黃有毒,用火煅後則生成砒霜,使毒性劇增,所以我們應當嚴格遵守中藥的炮製規範進行炮製。需要明確的是:中藥的某些製劑有其特定的作用與用途,改變其劑型或服用方法者,也有可能使毒性增加。所以要以法炮製、尊方使用,才能保證中藥的安全使用。

3 由使用方法、人體環境等因素引發的毒性

中藥的使用以傳統的中醫藥理論爲指導,合理配伍,辯證用藥乃是中醫的根本。衆多醫家在幾千年的臨牀實踐中創造了無數的中藥合理配伍的傳統、經典名方以及數不清的經驗祕方,爲人類的健康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同時我們的前輩也總結出了許多中藥配伍不當而使毒性增加的例子。如中藥的十八反、十九畏。有些無毒的中藥因合用而產生毒性。另外,給藥的途徑、用藥次數、用藥時間、施藥的面積等,都與藥物毒性的產生有關,應予重視。而人體和環境因素對中藥的毒性產生也有重要影響。體質強的人對藥物的耐受力強,體質弱的人,使用中藥容易造成藥物的毒性傷害。當然,個體差異的因素也有很大影響。有報道,某單位因誤食天仙子造成八人中毒,中毒的最大劑量爲30 g,最小量15 g,相差1倍。可見人體是一個複雜的、處於不斷髮展變化着的有機體,這不斷變化的機體生理或病理環境,直接影響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分佈、轉化和排泄過程,當然也影響藥物毒性的大小與有無。此外,年齡、性別、種族等因素都會影響中藥的使用。還須指出的是:近年來,隨着農藥的使用增加和工業化的日益發展,有機磷與鉛、鉻、砷等有害金屬的污染,可能會導致原本無毒的中藥具有一定毒性。現代科學檢驗表明,目前中藥砷污染十分突出,若長期服用被污染的中藥,必然會導致積蓄性中毒,出現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

4 正確合理使用中藥

中藥雖然有一定毒性,但正確使用,即可有效的治療疾病,也會爲人們的預防保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使用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中藥的毒性。

4.1 化有毒爲無毒 用毒藥攻病毒,是中醫臨牀的常用方法,但用量則是問題的關鍵。對有大毒之中藥的使用,必須嚴格控制用量,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加量,且要中病即止。不能盲目久服。而有些中藥本身並無毒性,如大黃、肉桂、麻黃等,但若超大劑量使用或配伍失當,也可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所以使用上一定要按照中醫藥基本理論爲指導,合理使用。

4.2 嚴把質量關 爲保證高效安全用藥,最大限度的減輕中藥對人體的毒害,必須從源頭抓起,嚴把中藥材飲片及成藥的質量關。杜絕假冒僞劣藥品流入市場。甚至從中藥的栽培、採集、加工、炮製等各個環節,都應該遵守質量規範及操作標準。各種製劑的中成藥均應按照藥典嚴格檢測,合格的藥品必須按醫囑正確使用。

4.3 辯證用藥 辯證、合理用藥,是減毒的必要保證。中醫之精髓在於辯證論治。中藥是否對人體有毒害,在於其合理使用。每一位醫者必須對藥物的性效、有毒無毒或毒性的大小以及對用藥方法等諸多方面有所瞭解,同時還必須準確地辨析用藥者的體質、年齡、性別、種族以及皮膚等各方面的情況作爲用藥的依據,纔能有效地減少或防止中藥對人體的毒害。如:素體脾胃虛寒者,慎用苦寒之劑,以防傷脾胃;素患脾熱胃火盛者,慎用辛熱之品,以免生熱助火:正虛滑脫不禁而邪未盡或又感新邪者,不宜單用收澀之品,以防閉門留寇;氣虛陰虧者,不宜單用或大量用辛熱之品,以防再傷氣陰,等等。

4.4 防止過敏 過敏也是中藥毒性的一種反應。傳統觀念中,有認爲中藥安全而無過敏的錯誤傾向,故而中藥的過敏也常常被忽視。這裏有必要提出,中藥的過敏時有發生,如果臨牀上病人出現與疾病無關聯的症狀時,應予重視,詳加甄別,及時防治。應特別強調指出:近幾年中藥注射劑發生過敏的情況屢屢出現,導致過敏死亡的病例時有發生,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