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白鬼筆的功效與作用

白鬼筆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白鬼筆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古代本草未見刺五加的記載,《本經》只記載五加皮。《別錄》雲:生漢中及冤句。《蜀本草》雲:今所在有之。《本草圖經》雲:今江淮湖南州郡皆有之。據《中國植物誌》記載,刺五加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以及河北、山西,與《別錄》、《蜀本草》及《本草圖經》所述產地不符。但按歷代本草對五加皮原植物形態的描述(參見五加皮條)分析,古代所用五加皮應來自五加科五加屬(Acanthopenax)的多種植物

【拼音名】Bái Guǐ Bǐ

【別名】鬼筆、鬼筆菌、竹下菌、竹菌、無裙蓀

【來源】

藥材基源:爲鬼筆科真菌白鬼筆的子實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allus impudicus L. ex Pers.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集,去泥土雜質,洗淨,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菌蕾球形,徑4-6cm。白色,成熟後表面有裂紋。菌蓋鐘形,褐色,圓盤狀,中央有穿孔,周圍有深凹的網和凸脊絡。表面有粘而臭的孢體。菌體白色,圓柱形,海面質,中空。長8-12,徑1.5-2.5cm。孢子透明,光滑,橢圓形,(3.5-4.5)μm×(1.5-2.5)μm。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竹林下、林緣、草地、菜園地等有腐殖質的環境。有時也見於火燒地。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新疆、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西藏等地。

【性狀】

1.性狀鑑別 根莖呈結節狀不規則圓柱形,直徑1.4-4.2cm,有分枝;表面灰棕色,有縱皺,彎曲處常有密集的橫皺紋,皮孔橫長,微突起而色淡。根圓柱形,多扭曲,直徑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皺紋明顯,皮較薄,剝落處呈灰黃色。質硬,斷面黃白色,纖維性。有特異香氣,味微辛,稍苦、澀。

性狀鑑別: 粉末特徵:灰白色。

2.1.韌皮纖維長條形,平直或稍彎曲,有的一邊波狀,末端稍尖或鈍圓,長180-650μm,直徑16-54μm,壁厚4-18μm,孔溝粗而密,表面可見斜向交鍺紋理,有的胞腔具菲薄橫隔。

2.草酸鈣簇晶直徑11-64μm,棱角大而較鈍;有的含晶細胞數個相接,簇晶排列成行。

3.射線細胞切向縱斷面觀呈類圓形或長圓形,切向壁具斜向交錯或不規則網狀紋理。

4.導管爲網紋和梯紋。此外,有木栓細胞及少數澱粉粒。

3.理化鑑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2g,加甲醇適量,製成100%(W/V)溶液,作供試品溶液。另取紫丁香甙、異貝殼杉烯酸、β-谷甾醇、4-甲氧基水楊醛作對照品,分別點樣於同一硅膠G-CMC-薄層板上,用氯仿-甲醇-水(7:3:1,下層澄清液)展開15cm,噴以10%硫酸溶液,105℃恆溫箱中烘4分鐘顯色。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僅與對照品紫丁香甙、β-谷甾醇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色斑。

【化學成份】子實體含麥甾醇(ergosterol),糖醛酸聚糖(glycuronan),甲醛(ergosterol),乙醛(acetaldehyde),苯乙醛(phenylacetadehyde),苯基巴豆油醛(phenycroton-aldehyde),,甲基硫醇(methylmercaptan),硫化氫(hydrosul-furic acid),二氫查耳酮(dihydrochalcone),苯乙酸(phenylacetie acid),乙酸(acetic acid),丙酸(propionic acid).

【毒性】

1.急性毒性: 小鼠用刺五加根醇浸水溶液350g/kg灌胃或刺五加全草注射液腹腔注射,每鼠2g(生藥)均未見異常。當刺五加根醇浸水溶液灌胃劑量增加到500g/kg時,小鼠跳躍不安,10分鐘後轉爲安靜,1小時恢復正常,表明其毒性很小。刺五加根、莖、葉各部分水提物對小鼠的平均致死量爲14.5g。刺五加甙E對小鼠半數致死量爲4.75g/kg。小鼠皮下注射刺五加總甙的半數致死量爲4.75g/kg。

2.慢性毒性: 刺五加根醇浸水溶液小鼠每日灌胃18.3g/kg,連續15天,或兔每日肌注6g/kg,連續15天或每日給大鼠灌胃刺五加總甙10mg/kg,共60天,其血、尿器官重量檢查結果均未見明顯的毒性表現。

【性味】甘;淡;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活血止痛。主風溼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