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世間印象 > 健康百科:關節炎

健康百科:關節炎

來源:歐巴風    閱讀: 4.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健康百科:關節炎

概述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兩種,我國目前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以上,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另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羣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羣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在我國的患病率爲0.34%~0.36%,據介紹,類風溼關節炎病情嚴重者壽命約縮短10~15年。

關節炎分類:

關節炎是指由炎症、感染、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關節炎性病變,屬風溼學科疾病。它的主要特徵是關節紅腫、熱、痛和功關節炎關節變化能障礙。很多疾病均可引起關節炎性病變,以下幾種在臨牀中較爲常見。

1、骨關節炎
  又稱退行性關節病、骨關節病。骨質增生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多數老人都可能伴有骨質[2]增生,自然容易得骨關節炎。臨牀數據顯示,45歲以下人羣骨關節炎患病率僅爲2%,而65歲以上人羣患病率高達68%。在醫生看來,人到老年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炎。

2、類風溼性關節炎
  該病常表現爲小關節(手指關節、腕關節等)疼痛,且發病關節呈對稱性。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80%在35~50歲之間,但老人、幼兒同樣可發病。因其病因與遺傳、感染、環境、免疫有着複雜關係,臨牀尚無法徹底根治,只能通過藥物治療控制病情,維持關節功能。

3、強直性脊柱炎
  多表現爲脊柱、骶髂關節等中軸關節病變。病因不清,一般認爲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該病男性多見,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前,嚴重者可導致脊柱和關節畸形而影響日常生活。

4、反應性關節炎
  因腸道系統、泌尿系統等關節外感染因子觸發的炎症性關節病變。降低感染率、提高免疫力有一定防治作用。

5、痛風性關節炎
  因尿酸鹽結晶、沉積引起的關節炎。發病多爲急性單側關節炎,以腳部大腳趾突然紅腫、疼痛爲主要症狀,痛時“痛不欲生”,病程持續一週左右可緩解,象一陣風一樣過去,因此叫“痛風”,但易復發。預防方法是:有效的抗氧化(如蝦青素之類),防止核酸被氧化分解,從而減少內源性嘌呤(佔80%)產生,繼而減少尿酸的產生。同時改變生活飲食習慣,少吃動物內臟、海鮮、啤酒白酒等外源性嘌呤,從而減少尿酸產生。

關節炎產生的過程:

1. 健康的關節包括強健的骨骼,它主要由必需礦物質在膠原蛋白基質中形成。關節中有一個含有滑液的囊,它保護骨骼的末端不會受到相鄰骨頭和軟骨的衝擊,因爲滑液可以有效地潤滑關節。
  2. 關節過度疲勞和膳食不平衡會導致酸性體質,軟骨浸泡在酸性體液中就會降解,滑液的潤滑效果也會變差。損失的軟骨成分同時存在於軟骨和骨骼中,導致骨骼末端變得不平滑並形成骨刺(大的骨骼突起)。由此引起的發炎會限制關節的運動。
  3.酸性體質的人會造成大量的鈣流失,鈣平衡的失調會導致鈣在軟組織中堆積,引起肌肉疼痛,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骨骼末端會接合,融合在一起。

關節炎症狀:

1、風溼性關節炎爲風溼熱的表現之一,多見於成年人,常發生於膝、肩、肘、腕等大關節,發病多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出現遊走性關節痛、腫及發熱和其它風溼熱的表現。
  2、類風溼性關節炎多見於青壯年,起病緩慢,常發生於手足小關節及骶髂部,並逐漸累及全身關節。初始患病關節亦表現出紅、腫、痛及活動不便等,久則關節畸形或強直。
  3、外傷性關節炎多因外傷或持續慢性勞損引起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或形成骨刺,表現爲患病關節腫、痛及運動障礙,易發生在持重關節、如肩、膝、踝等關節,運動員及青壯年中多見。
  4、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其患病率隨着年齡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發。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骨性關節炎由組織變性及積累性勞損引起,多見於肥胖超重的中老年人,最常發病的部位是膝、手指、頸、腰椎等處,症狀主要爲關節疼痛、僵硬(經輕微活動後會覺疼痛減輕),重者可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
  5、化膿性關節炎往往由細菌侵入關節腔引起,多見於少年兒童,常發生於髖關節,主要症狀爲局部紅、腫、痛、熱和功能障礙,以及高熱等全身中毒症狀。無論何種原因引起的關節炎或何種類型的關節炎,均應及早診治,以免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障礙甚至致殘。

  早期徵兆

關節炎性病變有多種,均會不同程度地引起關節功能的障礙,且多數關節炎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治療頗爲棘手,因此,及時捕捉關節炎發生的信號,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有利於防止病情的進展,改善患者的預後。關節炎的臨牀症斷主要有以下幾種:

1.關節疼痛。在疾病早期,疼痛往往並不嚴重,患病關節往往僅表現爲酸適或輕度疼痛,遇天氣變化或勞累後,症狀可加重,休息後則減輕,此期關節活動一般不受限制,易被患者忽視而延誤就診。隨着病情的發展,疼痛變得更爲明顯,不同類型的關節炎可表現出不同的疼痛特點。
  2.關節腫脹。腫脹是關節炎症進展的結果,一般與疾病的正比。
  3.關節功能障礙。炎症發生後,由於關節周圍肌肉的保護性痙攣和關節結構被破壞,可導致關節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
  另外,出現上述症狀後,可適時地做一些理化檢查,如X線、關節穿刺、血生化、血沉檢查等,有助於對疾病作出診斷和鑑別診斷。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