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健康常識 > 控制流通費用率 藥品生產企業或將遭遇挑戰

控制流通費用率 藥品生產企業或將遭遇挑戰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嚴控“三率”(利潤率、期間費用率、流通差率)的《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佈以來,業內人士普遍認爲,該徵求意見稿將對醫藥流通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也有業內人士希望該意見稿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但記者從7月27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最具競爭力醫藥上市公司20強暨2010年最具投資價值醫藥上市公司10強頒獎盛典”上發現,政府對於徵求意見稿有自己的看法:流通差價率的控制會使一些不合理費用被堵在生產環節,生產企業現狀將由此改變。

控制流通費用率 藥品生產企業或將遭遇挑戰

企業說,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在嚴控“三率”當中,徵求意見稿對於流通環節的差價率(額)覈算標準令企業大呼頭疼。

徵求意見稿規定,藥品按照含稅出廠(口岸)價格被分爲0元~5元、5元~20元、20元~100元、100元~500元、500元~1000元、1000元~1萬元、1萬元以上7個檔次,對應的最高流通差價率(額)依次爲40%、30%+0.5元、25%+1.5元、20%+6.5元、15%+31.5元、8%+101.5元和901.5元。

衆所周知,由於自身營銷能力的缺陷,國內80%生產企業都採用招商代理制,將藥品以市場價的3折乃至2折包給代理商(含大量居間人和一些代理銷售公司)。由於底價和市場價存在較大價格空間,代理商在以底價拿到藥品後,不遺餘力進行政府公關和終端推廣,包括給醫生高額回扣,最終產品入院並以醫生處方形式實現銷售。爲了“洗出”足夠的現金,掛靠、倒票、走票情況相當嚴重。

廣東一位醫藥企業負責人指出,由於大量不規範行爲存在,在整個流通環節利益分配中,百姓沒有受益(藥價依舊虛高),國家沒有受益(稅收大量流失),藥廠也沒有受益(賺取的是極少的利潤),醫院同樣沒有受益(醫院只獲得15%藥品加成),可以說是幾敗俱傷。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牛正乾認爲,政府擬嚴控流通環節差價率,劍指低價進貨高價賣出的純底價代理型商業公司;此外,醫藥流通中現有的嚴重的倒買倒賣稅票現象也會減少,目前市場上大量存在的開票公司會失去生存土壤。

江西三精易安醫藥有限公司是一家代理型醫藥商業,其總經理楊昌順毫不諱言,在“三控”之下,代理型企業最爲被動,要做的調整也會最多。

不過“生意還是可以繼續做的”。面對流通差率的嚴控,一些業內人士認爲可以通過轉變現有產供銷之間的結算方式加以應對。牛正乾指出,爲了保證公關費用以及醫生高回扣,一些藥品銷售商將從原有的“低進高出高差價”變爲“高進高出高返利”,即在保持市場價不變的情況下,商業企業爲了獲取足夠的運作資金,要求生產企業高開票、高返利,把風險轉嫁給生產企業。

“在原來底價代理模式下,過票、將錢拿出來在整個利益鏈條上進行再分配,都由代理商打理;現在是企業高開票,錢怎麼拿出來,需要生產企業操心;至於代理商這一塊,錢是乾淨的。”楊昌順說。記者獲悉,在蘆筍片事件出現後,爲了應對價格部門的檢查,四川幾家藥品生產企業迅速做出調整,把底價都改成了高價。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