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美食 > 梘水糉的文化內涵-梘水糉的做法

梘水糉的文化內涵-梘水糉的做法

來源:歐巴風    閱讀: 7.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梘水糉在嶺南頗有名氣,肇慶、中山、茂名、順德人都很喜歡梘水糉。梘水糉外觀上金黃透明,有着冰肌玉膚的質感,口感上爽口不膩,食時沾以糖漿、白糖、蜂蜜佐味即可,別具風味。

梘水糉的文化內涵-梘水糉的做法

梘水糉的文化內涵-梘水糉的做法

梘水糉的文化內涵

在魏晉時候就有端午食糉的傳統,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懷石自沉泊羅江而死,楚人哀之,逐以糉子投水祭之。漸漸地,民間便形成了端午食糉的風俗。

糉子,蘊含的飲食文化。在古代,糉子不單是“紀念美食”,也寓吉慶之意。糉子和種子諧音,民間有將糉子當結婚禮送的風俗,寄寓早得貴子;用作考生賀禮,將糉子特製成筆形,寓意“必中”;以紅棗作爲糉子餡,寓意“早中”。梘水糉作爲廣東糉子的代表,蘊含着濃濃的文化色彩。

端午吃糉託紀念屈原之名,在精神層面無疑既是愛國主義、精英思想、人格崇尚等中華民族美好精神的揚勵與寄託,又是歡娛人生的有趣方式。廣東人喜愛梘水糉一方面寄託對屈原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飽含着濃濃的愛國情懷。

糉子花色品種的豐富和原料選擇搭配的不斷科學化,則表明了端午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和人們物質訴求的人性化與現實主義指向。梘水糉有去溼健脾,清火敗毒的功效,展示廣東人食府之城的美譽。

傳統的糉子風味是甜味爲主,故裹以棗實、豆沙等甜味配料的糉是爲大宗品種。梘水糉在食用的時候蘸以蜜糖,和傳統的‘米糉之食必以蜜佐,故蜜有“糉蜜”之謂’。

梘水糉的做法

梘水糉在嶺南頗有名氣,肇慶、中山、茂名、順德人都很喜歡梘水糉。梘水糉外觀上金黃透明,有着冰肌玉膚的質感,口感上爽口不膩,食時沾以糖漿、白糖、蜂蜜佐味即可,別具風味。民間流傳有梘水糉去溼健脾,清火敗毒之說。

準備材料:糉葉、糯米、梘水,紅豆,蜜棗。

製作過程:

1、梘水的準備,提早把山野中採回的艾草、青蒿和蕉葉等陰乾或曬乾,臨用前將它們合併燒灰,收集熱灰粉以開水衝浸,濾出灰份保留鹼水。

2、包之前先要用水清洗浸泡,然後用水煮一下,將糉葉洗淨。

3、糯米用草木灰鹼水過面浸泡一個小時以上,令其透溼後瀝乾水待用。

4、取一張糉葉,捲成漏斗形,放入糯米,用筷子插實,用右手把右邊的糉葉往左方緊緊地蓋過去,用左手拇指緊壓住,再用右手將後面的糉葉往後蓋過來,再用左手拇指緊緊地壓住,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呈倒“八”字型捏住糉子頂部使之呈倒三角型,順勢將捏着的葉尖往右方抄過去,隨即用左手握緊,取一根棕葉,用牙咬住一端,用右手抓緊另一端,從糉子頂面上往後繞,繞時伸展左手掌,棕葉繩貼着手心經糉子背面約二分之一處繞上來,繞到糉子頂端,再繞上一圈後左手壓住棕葉繩不動,用右手單手操作將其捆紮好,修剪去長出的棕葉繩,包成三角糉。

5、下鍋煮。鍋中填入生糉子,冷水下鍋,滾開慢熬,1.5個小時後,待透熟起鍋,晾涼享用。

梘水糉在食用的時候可加入蜜糖或者糖漿,口感上別有一番風味。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