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人間百態 > 如何擺脫抑鬱症的糾纏

如何擺脫抑鬱症的糾纏

來源:歐巴風    閱讀: 5.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在33-35歲之間,心理上曾經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危機,由於當時社會尚未重視心理問題,使我盲目地像在泥濘道路上艱難跋涉。經過兩年的自我調整,不僅心理問題轉危爲安,而且性格和人生觀也昇華到一個較高的自覺的境界。

如何擺脫抑鬱症的糾纏

我當時的症狀是:前胸和後背說不清是酸還是疼,吃飯咽食物時總覺得有異物阻擋,嚥到什麼部位都有感覺,胃痛且脹;性情變得脆弱,常無緣無故的掉淚,認爲生與死沒有嚴格界線,誠惶誠恐,有大難臨頭的感覺。到醫院去求醫,被醫生懷疑患了不治之症,也懷疑是心臟病,儘管檢查結果是否定的,可自己又總認爲末日來臨,甚至考慮怎樣託付孩子,怎樣爲愛人選擇對象……

儘管理智告訴我,這些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但總是排解不開,總有個陰影罩在心頭。其間也沒少吃藥,醫生分別給當作胸壁疼、氣不順、自主神經紊亂醫治過,都無濟於事。

兩件偶然的事,使我有了初步的領悟。一件是在中央電視臺的“衛生與健康”節目看到介紹的中年人的抑鬱症,上面提到的一些症狀表現與我有點相似。另一件是外出開會,返回時沒趕上直達的公共汽車,無奈乘車到了離家25千米的鄰縣小鎮,借了輛自行車騎着回家,其中有15千米是天黑後的路程。到家後感到胸背痠疼大大減輕,並覺得特別舒服。由此,我領悟到我的身體應該沒什麼大病,特別是胸背痠疼,可能是由於長期伏案工作而又不愛活動所致。從那以後,我就嘗試着調整自己的心態。當時是無意識的,現在回顧總結,使我擺脫困擾的,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增加戶外活動。鍛鍊身體採取“動”、“靜”結合。我一直習慣的是伏案讀書,不愛活動,到了抑鬱嚴重時,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但有一個例外,一旦走上講臺進入角色,便來了精神。我在課間休息時學着打羽毛球,每次20分鐘到半小時,全身活動開,微微出點汗,感覺挺舒服。我的胸背痠疼就是靠打羽毛球治癒的。下午課外活動的時間,走出校園避開鬧市,或沿護城河散步,或走進田野,凝視遠山近水、藍天綠地,盡情領略自然風光,用心欣賞自然之美,一方面以求心靜,換個好心情,一方面開闊視野,顯得心地也寬廣起來=“動”的活動多益於軀體,“靜”的活動多益於心情,二者結合起來,便益於身心。

二、向可信賴的人傾訴。有排解不開的思想問題,不要悶在心裏,要主動找人交流。找的人不是隨便誰都行,是要有選擇的,應該是熱情助人的人,思維方式科學、認識問題勝人一籌的人,總之是值得信賴的人。傾訴本身就是一種發泄,一種解脫,在傾訴的過程中,對方可能會予以點撥,使自己茅塞頓開;或表示同情,或出主意想辦法,最後慢慢得以解脫。

三、心情壓抑要宣泄出來。由於壓抑時間太長,我有時委屈得想哭,但出於顧及教師形象,總是忍着。一次因在工作上受了委屈,實在忍不住了,便放聲哭起來,斷斷續續哭了六七個小時。這一哭,心頭像放下一塊大石頭,從此輕鬆了許多,現在回憶起來,這也是我走出抑鬱的轉折點之一。

四、轉換角度思考問題。我做事有一個信條:不做則已,做就要做好,掃大街也要掃得比別人乾淨。抱着這樣的人生態度,我對教學工作盡心盡責,從未因私事耽誤過工作,相反,還因工作犧牲了許多個人利益,很快就得到學生和社會的認可,可隨之也遭到了不學無術之人的嫉妒,運用的是最無能的、可也是傷人最有力的手法――人身攻擊。我性格內向,膽小得像小花貓,靦腆得像含羞草,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使我的心理難以承受,內向的性格決定了我也沒有能力“反擊”,只能保持沉默。有七八年的時間,我謹小慎微,夾着尾巴做人。抑鬱最嚴重的時候,甚至產生了自殺或殺人的念頭。也巧,讀了山東詩人桑恆昌的詩,其中有一句:“我願意和對手在一起,和對手在一起能以互相拆臺的方式補臺。”這句詩使我開了點竅,可不是嗎?因爲有人嫉妒,有人挑毛病,自己有監督感,治學更嚴謹,工作更不敢懈怠,使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人格不斷趨於完善,這不是踏破鐵鞋也難覓的教員嗎?面對同一種局面,卻持有不同的心態,儘管有點無可奈何,可此角度山重水複,彼角度峯迴路轉,也不失爲接受現實的良策。

從那以後,我逐漸學會了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能做出鼓舞信心、使人樂觀的解釋。

這樣前後經過兩年左右的時間,我就從抑鬱的陰影裏走出來了,成了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特別是過了35歲以後,身上的所有不適蕩然無存,還有了意外的發現,我的性格也在揚長避短,逐漸完善,我生活情趣豐富了,也健談了,樂觀豁達,沒有排解不開的事,而且變得愛“管閒事”,遇到同我有類似症狀的,就主動出主意指點迷津。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