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社會 > 小寒節氣有六種不同飲食習俗

小寒節氣有六種不同飲食習俗

來源:歐巴風    閱讀: 3.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8年1月5日迎小寒節氣,小寒節氣後氣候會有很明顯的變化,飲食上也需要多注意。小寒節氣吃什麼?

小寒節氣有六種不同飲食習俗

小寒節氣飲食習俗

1、臘八粥

每逢小寒節氣,飲食上“小寒”節氣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小寒之後臘八節也是同樣要吃臘八粥,之後便年味漸濃。食粥是中國飲食文化中一道養生大餐,臘八粥確能起到驅寒補氣的效果。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後,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慾,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2、黃芽菜

寒節氣習俗飲食有很多,吃糯米飯、臘八粥、飯菜、黃芽菜等等。下邊爲大家介紹關於小寒節氣吃黃芽菜習俗吧。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使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糞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彌補冬日蔬菜的匱乏。而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過去那樣爲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擔憂。

3、菜飯

古時,南京人對小寒頗重視,但隨着時代變遷,現已漸漸淡化,如今人們只能從生活中尋找出點點痕跡。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會煮菜飯吃,菜飯的內容並不相同,有用矮腳黃青菜與鹹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再剁上一些生薑粒與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鮮可口。其中矮腳黃、香腸、板鴨都是南京的著名特產,可謂是真正的“南京菜飯”,甚至可與臘八粥相媲美。

小寒節氣有六種不同飲食習俗 第2張

4、糯米飯

廣州傳統,小寒早上吃糯米飯,爲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拌在飯裏面吃。糯米飯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都暖乎乎。因爲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後全身感覺暖和,利於驅寒。中醫理論上來說,糯米有補中益氣的功效,在寒冷的季節吃糯米飯最適宜。

5、溫補雞湯

老南京還有逢“九”吃一隻雞、每天一個雞蛋的進補習慣,所以小寒這天市民的餐桌上也少不了雞湯和雞蛋。據說,雞骨雞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營養成分大多會溶入湯中,極易於人體吸收,是冬季補氣補血的進補佳品,鈣質也多。

6、羊肉

“小寒”時是一年中氣候最冷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風寒侵襲,抵禦嚴寒最快速有效的辦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羊肉是溫熱食物中性價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點當歸、山藥、胡蘿蔔一起煮,加上大蔥和生薑調味,建議每週吃一次,不但不會上火,還可以暖暖地過個冬天。

小寒時節吃透“紅色”食物

冬季寒潮來襲,氣候寒冷,萬物收藏,人的機體生理功能處於降低、抑制、收縮狀態,易患感冒,吃紅色食品可扶正祛邪,增強免疫力。

小寒節氣有六種不同飲食習俗 第3張

蔬菜中的胡蘿蔔、紅椒、番茄、紅棗、紅莧菜等紅色食品中,富含β-胡蘿蔔素,不但能清除人體氧自由基,而且參與合成維生素A,對人體上皮組織和呼吸道黏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

另外,冬季在吃主食時適當加入紅豆、紅薯等紅色食物,可彌補大米、白麪中的營養缺失,經常食用可提高人體對主食中營養的利用率,被稱爲“紅色生力軍”。

小寒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冬季時節,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所以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

祖國醫學認爲,寒爲冬季的主氣,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寒爲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所以,雖然小寒養生包括的內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則仍是《黃帝內經》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日萬物斂藏,養生就該順應自然界收藏之勢,收藏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冬季時節,腎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所以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

社會
國際熱點
人間百態
奇事怪事
世間印象
嘰歪哥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