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內科 > 產後抑鬱症 母子齊跳樓

產後抑鬱症 母子齊跳樓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昨天中午11時50分許,文峯街道聯誼路社區揚機廠宿舍25棟401宿舍發生一幕悲劇:一名8個月大的男孩被從4樓拋下,時隔兩秒後,其母親張培從4樓陽臺窗口跳下,經醫院搶救,張培恢復了清醒,但可能終生癱瘓,而嬰兒仍在ICU病房搶救中。

產後抑鬱症 母子齊跳樓

文峯派出所的相關民警介紹,基本上可以排除他殺。其母親吳壽芹介紹,女兒患有產後抑鬱症,醫院醫生介紹,張培不配合治療,疑似產後抑鬱症跳樓自殺。

■目擊

“嬰兒耳朵、眼睛四處是血”

“嬰兒當時躺在水泥地下,抱着一個洋娃娃,一動也不動,耳朵、眼睛四處是血,看得我的心直抖。”該小區18棟201室的苗瑞蘭介紹,她當時正在廚房做飯,才吃了兩口,突然聽到緊急的呼救聲,趕緊跑下樓,看到一些居民圍觀,幾位居民都以爲嬰兒摔死了,都不敢上前抱孩子。

“過了一會兒,突然發現孩子動了一下,便跨步過去將其抱起。”說起那一幕,苗阿姨激動得熱淚盈眶,隨後她大聲呼喊起來,“快來救孩子,撥打120、110!”很快,旁邊的市民便都幫着搶救孩子。“當時我沒有看到張培,直到有人走近,將一個小門打開纔看到。”苗阿姨介紹說,但是她抱着孩子等待120救援,住在附近的楊奶奶在一旁勸說張培告訴嬰兒爸爸的電話,但是她一直瞪着眼睛,不說任何話。

“張培腳先着地的,腳傷不清,但是還清醒。”另外一位目擊者介紹說,“她不肯接受幫助,表情很痛苦,眼神呆滯,不願意接受任何幫助。”

“我當時就抱着孩子走到張培前,要她告訴丈夫的電話,她不說,後來我勸她說,孩子還活着,你要搶救孩子,隨後她才告訴我她丈夫的電話。”

■墜樓

兩秒中,嬰兒、媽媽先後從4樓墜落

“市區聯誼路揚州機械廠宿舍,一個男嬰、一位年輕母親先後從樓上落下,傷勢嚴重。”

昨日

中午12時5分許,記者接到一位讀者的報料。10分鐘後,記者趕到現場時,120已經將母子兩人送往武警醫院,文峯派出所民警已經在現場調查情況。記者看到,母子跳樓的窗戶仍然開着,二樓住戶凸出的擋風木板被砸壞,水泥地面散落着三三兩兩的木條,地下沒有血跡。

“一團紅紅的東西從四樓飄下,我當時還以爲樓上的衣服掉下來了,突然聽到‘咚’的一聲,隨後定睛一看,發現一位女子從四樓跳下。”在該樓右側正施工的工人王永喜告訴記者,當時他剛吃完飯,坐在草地下抽菸,看到了事發的全過程。

“嬰兒先掉下的,大約兩秒鐘後,媽媽跳下,當時我們驚呆了。”王永喜回憶當時的情景心有餘悸,因爲隔着一高牆,工人們不能過來救人,他們便大聲呼喊,很快很多居民過來營救母子倆。“看到那一幕,我嚇呆了,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半天才清醒過來。”與該樓對面4樓的李阿姨也目睹了母子墜樓的那一幕。#p#副標題#e#

■原因

鄰居說法:“小夫妻關係不太好”

據該小區居民苗阿姨介紹,她與張培是鄰居,雖然交往不多,但是小孩子十分可愛,張培看起來也很開朗。

聯誼路社區主任徐萍介紹,他們今年7月份從中介那裏買了

該房子,9月份才搬進來的,他們也很迷惑,怎麼搬進小區一兩個月,就發生這樣的事情呢?目前,原因仍在加緊調查。

“小夫妻關係不太好。”一些居民接受採訪時介紹,他們常常聽到小夫妻吵架。徐萍主任還透露,小夫妻倆買的房子爲老房子,原房東賣出的價格爲20萬左右,後來經過幾個賣家轉買,價格擡高到了25萬。有居民分析,爲此有可能激化了夫妻倆的矛盾。

母親:“產後抑鬱症害了母子”

“孩子患有產後抑鬱症,是抑鬱症害了他們。”當日下午三點,張培的母親吳奶奶從江都趕到市人民醫院,看到23歲的女兒躺在醫院,她不停的哭泣。

吳奶奶介紹,女兒小時候十分開朗,在其14歲那年,自己與丈夫離婚,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女兒。此後,她逐漸變得沉默寡言,學習成績也下降。上初中後,

女兒輟學,在揚州一家店鋪裏當售貨員。她後來發現,女兒越來越不對勁,有輕微的精神病。去年,女兒結婚,今年3月生下男嬰,自從孩子出生後,女兒就越發抑鬱,常常精神恍惚,爲此她與老伴便住在揚州照顧她和外孫,並帶她去看病,直到11月29日自己纔回江都。

“當日上午11點30分,我接到女兒的電話,她要求我下午來,我答應下午就趕到揚州看她,沒想到打完電話,她就跳樓了。”吳奶奶哭着說。

■醫院

母親多處骨折,嬰兒腦部損傷

大約10分鐘後,120急救醫生趕到,將其送往武警醫院。隨後,記者趕往武警醫院,不過該醫院急診科醫生介紹,由於該醫院沒有幼兒科,已經被送到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他們很關心母子倆的健康。

下午1點30分,記者趕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六樓骨科,其丈夫於先生一邊忙碌着繳費,一邊抹眼淚。在病房記者見到了張培,她已經恢復了清醒,模樣秀氣,圓圓的大眼睛卻呆滯無光。

據主治醫生介紹,張培傷勢較爲嚴重,雙腳踝關節、膝關節由於受到劇烈撞擊,均出現骨折,此外腰部也出現骨折,頭部撞擊較爲嚴重,內臟暫未發現傷病。

據醫生透露,張培可能以後再也不能走路,腰傷也可能導致癱瘓,而且她在救治中,一直不說話,不願意說任何情況,不配合醫生治療,疑似患有產後抑鬱症。醫生要求,其家屬24小時陪護,醫院也重點觀察她,以防其有自殺傾向。

而醫院嬰兒科ICU病房一直大門緊閉。只到下午三點,醫生纔將門打開,據醫生介紹,他們一直緊張地進行手術,該嬰兒腦部受到劇烈撞擊,大量出血,仍然在搶救中。#p#副標題#e#

■醫生分析

張培是典型的產後抑鬱症

帶着這個案例,記者採訪了江蘇省五臺山醫院臨牀心理科副主任葉青醫師。

他介紹,張培是典型的產後抑鬱症。病症也稱爲產後抑鬱症,是婦女在生產孩子之後由於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症狀有緊張、疑慮、內疚、恐懼等,極少數嚴重的會有絕望、離家出走、傷害孩子或自殺的想法和行動。五臺山醫院每個月大約有30-40名產後抑鬱症患者前來就診、或接受住院治療,而還有很多患有輕微抑鬱症的產婦沒有前來就診。

■最新消息

嬰兒仍然在搶救中

晚上10點30分,記者致電市第一人民醫院,據相關醫生介紹,嬰兒仍然在搶救中,仍然沒有脫離生命危險,而張培也還在觀察治療中。

揚城約15%產婦患有產後抑鬱症

產婦跳樓自殺,一時市民議論紛紛,許多市民關心懷孕的親人是否也患有產後抑鬱症。據專家介紹,揚城大約有15%的產婦患有產後抑鬱症,那麼該病症有什麼特徵,該如何進行防治,記者進行調查採訪。

■數據驚人

約15%產婦患有產後抑鬱症

葉醫生還介紹,據臨牀研究發現,揚州約有15%的孕婦都會隨着孩子的出生經歷一段“產母鬱悶”時段,性格上出現一段不穩定情緒,比如莫明的哭泣或心緒欠佳;但多數產婦徵兆不明顯或者轉瞬即逝,並且這種情況是可以自愈的。此外,由於所處環境和自身性格等差異,一部分產婦的情況會逐步加劇,變得傷心、焦慮、易怒,甚至出現極端情況,由產母鬱悶轉化成了產後抑鬱症。葉醫生還指出,雖然大多數婦女在孩子出生後一段時期會有情緒波動,但有些婦女更加嚴重,會變得十分狂躁,無法控制日常的生活和行爲。產後抑鬱症發生在孩子出生後第一年,如果不給予治療,會延續達8年時間。

■人羣分析

低收入羣體最易誘發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孕婦患上產後抑鬱症,記者走訪了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黃清水。黃清水介紹,生理因素、心裏因素、外界因素都會影響產婦的情緒,誘發產後抑鬱症。

她介紹,首先,產婦產下嬰兒後生理因素容易誘發產後抑鬱症。產下小孩後,新媽媽內分泌發生變化,女性在懷孕時至生產後,體內荷爾蒙如動情激素、黃體激素、甲狀腺素會產生極大的變化,容易造成產婦情緒的不穩定。

此外,心理因素是造成產後抑鬱症的重要原因。這些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過度擔心孩子,害怕無法應付產後忙碌的生活,不能接受自身的角色變化等。尤其是第一次當媽媽的產婦,面對嬰兒照顧的種種問題不知所措,此時若無適時的外來支持,以維持

其照顧者之角色,往往容易使產婦的心理遭到嚴重的挫折。通常性格敏感、內向的產婦更容易患產後抑鬱症。

她還特別指出,一般來說,產後抑鬱症高發人羣是社會層次和經濟收入較低的產婦。一方面,這部分產婦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情緒的波動;另一方面,她們要更多地考慮孩子生下來以後的生活成本,從而產生抑鬱、焦慮情緒。此外,婚姻問題、福利保障問題、經前綜合徵的病史、懷孕期間的生活壓力或負面事件、分娩時的創傷經歷等,都是產後抑鬱症病因。#p#副標題#e#

■如何治療

家人的關愛呵護乃治癒良方

談起此次發生的悲劇,葉青醫師分析說,產婦患有產後抑鬱症,而她在病發時刻缺乏關愛,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 對於大部分患者而言,產後抑鬱症的症狀經過一段時間將會自然消失,一切恢復正常,但此間家人對產婦的影響極爲關鍵。剛經歷過分娩期的產婦會產生各種心理、生理的改變,此時的她們會變得非常的脆弱,需要家人的關愛與呵護,需要一個溫馨的環境與氛圍。

無論產婦是否患有產後抑鬱症,家人都應該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包括身心兩方面。比如說,丈夫多花點時間陪妻子一起出去吃晚餐或看電影,使其身心儘量得到放鬆;家人多和產婦交流,及時發現其心緒上的變化,並給予寬慰。

■新聞延伸

產婦自查:抑鬱症的五大跡象

患有抑鬱症的婦女,無論是孕前,孕期,還是產後,其表現出來的症狀都是基本相似的。抑鬱症這個問題在現在的社會裏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嚴重,可能會有的跡象是:

懶:感覺突然疲乏無力,自覺懶散無能,甚至日常生活、簡單的工作或家務活亦懶於應付。

呆:動作減少,行動呆板,思維遲鈍,記憶力和注意力下降,理解力明顯減退。

變:性格明顯改變。

憂:抑鬱悲觀、消沉,無信心和活力,有萬念俱灰之感。心情壓抑、苦悶,對外界一切缺乏興趣,並感覺身體上多有不適。

慮:多思多慮,胡思亂想,坐臥不寧,或常自責、自卑,或長達數週甚至數月失眠。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