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失眠或與其他疾病一併發生

失眠或與其他疾病一併發生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失眠或與其他疾病一併發生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生理心理疾患,長期失眠會給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甚至會造成嚴重的意外事故。隨着現代社會發展,社會壓力負荷增大,該疾病的發生率逐年上升。根據2002年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有43.4%的中國人在過去1年中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眠。

那麼,對付失眠要採用哪些方法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鍼灸科通過採用現代鍼灸療法結合傳統鍼灸療法治療睡眠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

失眠或與其他疾病一併發生

藥物改善失眠或產生併發症

失眠按病因可劃分爲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確病因,診斷缺乏特異性指標,主要是一種排除性診斷;而繼發性失眠是指由於軀體疾病、精神障礙、藥物濫用等引起的失眠,以及與睡眠呼吸紊亂、睡眠運動障礙等相關的失眠。

近年來學者提出了共病性失眠(comorbidinsomnia)的概念,因失眠常與其他疾病同時發生,有時很難確定這些疾病與失眠之間的因果關係,故採用共病性失眠來描述那些同時伴隨其他疾病的失眠。

藥物是治療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儘管藥物可有效地改善睡眠,但傳統的苯二氮卓類藥物使用中存“宿醉現象”,突然停藥出現反跳效應,長期使用可出現耐受現象,還會引起共濟失調、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非苯二氮卓類藥物如唑吡坦等藥物逐步成爲目前臨牀治療失眠的首選藥,不良反應較傳統苯二氮卓類藥物小,具有入睡快,減少夜間覺醒次數,保持正常的睡眠結構等優點,但亦具有相應不良反應,如唑吡坦突然斷藥可引起反跳性失眠和癲癇大發作,長期使用亦可能出現耐受性增加、宿醉效應等。

鍼灸可治療失眠症

現代鍼灸療法結合傳統療法效果更佳

WHO已將失眠症列爲鍼灸療法的適應症之一。中醫傳統醫學中,失眠屬於“不寐”範疇,正常的睡眠需要人體陰陽氣血的協調,臟腑功能的正常運轉。中醫傳統療法據此理論,通過針刺穴位四神聰、百會、神庭、神門、安眠等穴位,臨牀觀察可有效地優化患者睡眠結構,緩解症狀,減輕日間疲勞感。

根據相關文獻報道,其針刺效應可能正是由於針刺人體的這些穴位後,可以特異性調節大腦內5-羥色胺等與睡眠密切相關的神經遞質,從而起到促眠的作用;同時接受鍼灸治療的失眠患者睡眠結構改善明顯,特別是慢波睡眠和REMS時間的延長,使睡眠質量有很大提高;且電針頭穴可以以腦電生物反饋的方式有效而穩定地影響腦電活動,可能會誘發或強化ɑ波,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另外,在相關臨牀報道研究中,發現鍼灸有戒減鎮靜安眠藥的作用,且在戒減藥物的過程中沒有發現患者出現戒斷症狀。但是,針刺促眠起效不似安眠藥那樣迅速,需要治療量的累積,對於既往已服用安眠藥物的患者,應同時接受鍼灸療法及藥物維持一段時間,不可突然停藥,以免引起症狀反跳。同時,接受鍼灸治療的患者,也未發現類似安眠藥的宿醉現象和依賴性,也無認知功能和行爲能力下降等不良反應,說明鍼灸治療失眠是比較安全、有效的。

但是,傳統鍼灸療法需每日進行治療,患者難以堅持治療,影喚依從性。現代鍼灸療法的發展有效地輔佐了傳統鍼灸療法的不足。穴位埋線療法採用可吸收縫合線植入穴位,通過對穴位造成持續性刺激,發揮治療作用。該療法與傳統鍼灸療法相結合,不僅具有增效作用,而且由於其操作週期長(1-2周/次),可更好地保證患者的依從性。

另外,傳統穴位貼敷療法、耳針療法、中藥口服等方法均可與電針配合運用,達到綜合治療以增加療效的目的。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