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夏至節氣 介紹不同的飲食習俗

夏至節氣 介紹不同的飲食習俗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17年是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至過後,北半球的白晝時間會漸漸縮短,因此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夏至節氣 介紹不同的飲食習俗

夏至的飲食習俗

立夏日,吃補食。這句諺語,不少人都聽過,這說明夏至補食就要從立夏開始。

在以前,不論貧窮還是富有,在夏至這天都有祭祖的習俗,俗稱“做夏至”。除了平常的供品之外,還會加上一盤的蒲絲餅。現在,不同地方的夏至飲食習俗也不同。

1、北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2、山東:冬至餃子,夏至面。

3、廣東:夏至狗,沒啶走(沒有地方藏身的意思)。

4、建德:立夏日,吃補食,紅棗雞蛋、黃芪雞。

5、杭州:爲了紀念龐涓吃烏飯。

夏至節氣 介紹不同的飲食習俗 第2張

6、江蘇:夏令三鮮不可少,地三鮮是莧菜、蠶豆和杏仁,水三鮮是鮒魚、海絲和鹹鴨蛋,樹三鮮是梅子、香椿和櫻桃

7、陝西:夏至吃糉子,並用菊花的灰燼防止小麥受到蟲害。

8、南方:農家擀麪做成博餅,烤熟之後,把青菜、豆類和豆腐以及臘肉夾在餅裏面,祭祖後自己食用或是送給親朋好友。

9、無錫:夏至早餐吃麥粥,午餐吃餛燉,意思是混沌合之。吃過餛燉後,給孩子稱體重,希望孩子的體重能增加,身體更加健康。

在有些地區,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會去外婆家吃飯,舅舅家一定要用莧菜和葫蘆做愛,俗話說吃了莧菜不會發痧,吃了葫蘆,腿就會有力氣。也有會到外婆家吃醃臘肉的飲食習俗。在信陽等地方,則是在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其他的食物。

簡單介紹了夏至的飲食習俗,下面瞭解一下夏至的養生重點,讓身體更健康。

夏至節氣 介紹不同的飲食習俗 第3張

夏至別忘記養生重點:講究心靜

夏至是夏天炎熱天氣的一個開始節點,對於健康養身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養生方面,要注重。

在古代時候,對於夏至的養生是很重視的。“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在《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裏面,記載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夏季的時候就要神清氣爽,保持心情愉悅,精神飽滿,就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要有樂觀向上的性格,有利於身體內氣機的流暢排泄,心靜自然涼就是夏至中的主要精神調養。(99健康網()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