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什麼原因可影響結直腸癌的發病

什麼原因可影響結直腸癌的發病

來源:歐巴風    閱讀: 7.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從世界範圍看,我國屬於低發區,然而隨着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提高和人們生活方式日漸西方化,結直腸癌的發病、患病和死亡上升趨勢明顯。一般認爲,結直腸癌的發生是一個多步驟、多因素的過程,是環境因素與宿主個體特徵,遺傳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認識結直腸癌的流行現狀和可能的病因因素,以便爲結直腸癌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科學的依據。

什麼原因可影響結直腸癌的發病

一、低膳食纖維

飲食纖維質能抵抗體內消化酶的降解,主要分爲非多糖類,存在於蔬菜、水果、穀物等。纖維質使糞量增多從而稀釋結腸內致癌劑;纖維質能吸附膽汁酸鹽(大腸癌促進劑);纖維質被細菌酵解產生短鏈脂肪酸而降低pH,不利於癌細胞生長。美國有60項研究支持高纖維質膳食有保護免患結腸癌的假說。攝入纖維質最多與最低者相比較,估計危險度降低43.0%。另有13項結直腸癌病例對照研究表明,通過每日平均增多食物中纖維質13g,能使美國結腸癌發病減少3i.o%。有學者收集12個國家20個人羣的糞便重量資料,對不同人羣的纖維質、大便習慣、糞便重量和糞便通過時間與患結腸癌的危險性進行研究,發現每天平均糞重與大腸癌的危險性呈負相關,與飲食纖維質的攝入量呈正相關,排糞量隨飲食纖維質的增加而增加,攝入高纖維飲食(18g/d),每天可排出150g糞便,可降低患大腸癌癌的危險性。

二、高脂、高蛋白飲食

有學者於1975年首先描述大腸癌發生率及病死率與高脂肪、肉類、動物蛋白密切相關。隨後許多資料表明,高脂肪飲食爲大腸癌發病的危險因素。在紐約西部調查了428例大腸癌患者及相關對照者,發現高脂飲食者大腸癌發生率比低脂飲食者高2倍。Whittemore等和鄭樹合作的中美華人大腸癌配對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飽和脂肪酸爲大腸癌的危險因素,OR 1.1~1.6。高脂飲食導致大腸癌機制尚不明確,可能高脂飲食能促進機體膽汁的分泌,膽汁在腸道菌叢的作用下變成脫氧膽酸、石膽酸等次級膽酸,而次級膽酸對結腸隱窩上皮細胞有細胞毒作用並造成不可修復的DNA損傷,這些DNA受損的細胞正常情況下爲細胞凋亡所清除,但高濃度的次級膽酸和致癌物的長期作用,可使一些拮抗凋亡突變或突變的細胞度過DNA損傷而選擇性地存活下來,增生並逐步演變成腺瘤及腺癌。蛋白質本身無致癌性,但有證據表明某些潛在的致癌物來源於飲食蛋白。在美國夏威夷進行的一項大樣本多種族的病例對照研究顯示,多食蛋類能增加大腸癌發生的危險,趙寧等的研究也提示富含脂肪蛋白食物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但上述研究得出結論多伴隨有高脂肪高膽固醇的攝入,且植物蛋白和大腸癌的關係不顯着,故蛋白飲食與大腸癌的關係尚需進一步論證。

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鈣和硒是大腸癌中研究較多的2種微量元素。鈣離子可與脂質結合形成不溶性鈣皁,抑制脂肪酸和膽酸,對腸道上皮起保護作用,流行病學也提示鈣對預防大腸癌有保護作用。硒可抑制細胞增殖,抑制促瘤作用,有研究表明大腸癌患者血硒水平低於對照組。但對上海一項全人羣病例對照研究中顯示單因素分析K、Ca、Mg、Fe、Zn、P、Se、Cu的攝入量與大腸癌發病呈負相關,但經多因素調整,上述元素和大腸癌的聯繫性明顯減弱,提示可能和其他飲食因素混雜作用或僅是一種伴隨因素。抗氧化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可抑制自由基反應而防止對DNA的氧化劑損傷,維生素A、C、E可使腺瘤患者的結腸上皮過度增生逆轉爲正正常。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