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外科 > 怎麼判斷得了鼻咽癌

怎麼判斷得了鼻咽癌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人類鼻腔的最裏面和俗稱“小舌頭”的懸雍垂後面交界之處,有個被稱爲鼻咽的部位,它的存在使鼻腔與口腔貫通了起來。用鼻子吸入的空氣可以由此通過口腔進入氣管和肺部,當然也會在感冒時有一部分鼻涕從鼻腔流入口腔,再由口腔內吐出,大部分人把它稱爲“痰”,其實它有個醫學名詞叫“回吸涕”。

怎麼判斷得了鼻咽癌

鼻咽有一根非常細小的管子通向耳朵,這根管子叫做“咽鼓管”,它最細的地方只有1-2毫米。它在正常聽覺中起着重要作用,一旦它被堵塞,耳朵聽聲音就會不舒服,就像游泳時耳朵進水後的那種耳悶的感覺。

鼻咽的淋巴組織分佈十分豐富,這裏的淋巴與外界聯繫十分活躍,而這裏的淋巴第一個能夠到達的就是我們脖子上面靠近耳垂後面的地方。這個地方和“回吸涕”、“耳悶”的概念一樣需要讀者重視。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頭痛”,“頭痛”有時是大腦本身引起的,有時卻是大腦鄰近的地方引起的。比如有一種眼病叫“青光眼”,發作時會感到頭痛。又比如鼻子堵得很厲害時,也會感到頭痛。“鼻咽”正好在大腦的附近,它的疾病有時也會引起頭痛。

有了以上對“鼻咽”、“回吸涕”、“咽鼓管”、“耳悶”、“淋巴”、“頭痛”的初步認識,就可涉及到本文的主題“鼻咽癌”了。

辨別鼻咽癌的火眼金睛

當然鼻咽癌還會有一些其他的表現,但是“回吸涕帶血”“耳悶”“淋巴”“頭痛”是最典型、最有價值的表現。如果一個人同時具備這四條,即使不做“切片”檢驗,診斷鼻咽癌也會八九不離十。當然也有一些小的例外,比如是鼻咽淋巴瘤,但它也是鼻咽部的惡性腫瘤。

到今天,僅憑“肉眼”來診斷鼻咽癌的時代早已過去,先進的內窺鏡技術可以爲鼻咽癌準確定位,CT和核磁共振技術可以爲鼻咽癌劃定範圍,包括轉移的部位。而顯微鏡下的細胞分類和用特殊染色進行的免疫組化檢驗,更是直接辨別鼻咽癌的火眼金睛。 #p#副標題#e#

鼻咽癌最典型的四大表現

人體的細胞有許多種類,也就有許多形狀。鼻咽癌的細胞形狀屬於魚鱗一樣的鱗狀細胞。

鼻咽癌就是發生在鼻咽的腫瘤。在耳鼻喉科頭頸外科腫瘤當中,大部分都有出血的表現,鼻咽癌也不例外。在一開始它就可能表面出血,但是在絕大部分時間只是少量出血,而不是大出血,鼻咽癌這少量的血往往和“回吸涕”粘在一起。當我們將痰從嘴裏吐出來時,會發現當中有一些血跡,而且是持續有血,慢慢增多。因此“回吸涕帶血”確實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

但並不是一有“回吸涕帶血”就是鼻咽癌。其實在我們所遇到的有“回吸涕帶血”的情況中,絕大多數是由鼻腔或者鼻咽部乾燥引起的出血。這種出血一般不表現爲持續性的和有增多現象,而是有血幾天,無血幾天,再有血幾天,“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此有了“回吸涕帶血”的情況後,只要到權威性的專科醫院做個全面檢查,證實不是得了腫瘤,那麼即使有“回吸涕帶血”也不必放在心上。這是鼻咽癌的第一個早期信號。

鼻咽癌患者會看到自己的檢驗報告常常寫着“低分化鱗癌”,其中的“鱗”是指鱗狀細胞,“低分化”則指細胞處於“幼稚”的年齡段。一般來說,幼稚的癌細胞生長活躍、發展快、破壞性強、容易轉移,而處於成熟階段的癌細胞生長慢、破壞性小、不容易轉移。比如我們常見的喉癌,在它的檢驗報告中常常是“高分化鱗癌”。鼻咽癌絕大多數是“低分化”的,但是,請記住這個“低分化”,凡事都有兩重性,鼻咽癌患者大可不必爲此而絕望,倒是恰恰相反,很可能由此因禍得福。

“耳悶”的感覺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號,尤其是同時還有“回吸涕帶血”,就一定要到權威性的專科醫院檢查。人們一般對出血可能造成恐慌,而耳悶往往會被忽略,所以再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忽略“耳悶”。“耳悶”也有兩重性,有一種疾病叫“分泌型中耳炎”,它的主要表現就是“耳悶”,所以要請專家加以鑑別。倒是要提醒一些經驗不足的專科醫生,不要隨便把“耳悶”歸於“分泌性中耳炎”而忽略了檢查鼻咽部。

所謂轉移,通俗地講就是癌細胞喜歡外出旅行,鼻咽部豐富的淋巴管正好提供了它們向外行走的通道——淋巴管就像一條條通往外界的小河,鼻咽癌的子孫們形成的小團塊常常會聚攏起來,在脖子上面靠近耳垂後面的地方,形成一個迅速增大的硬塊。應當強調的是,在脖子上出現迅速增大的硬快,比如在幾個星期之內長到像鵪鶉蛋大小,在多數情況下是有很大問題的。而那些小小的、扁扁的、軟軟的、慢慢長大的淋巴結,在多數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是腫瘤,也是良性腫瘤。對於大部分腫瘤來說,出現了淋巴結轉移就已經不能算是早期了,但是由於鼻咽癌“幼稚”的特徵,生長活躍,所以可以在早期階段出現轉移,而且轉移出來的子孫們也是“低分化”的,這一點對於以後的治療至關重要。

如果說“回吸涕帶血”、“耳悶”、“淋巴”是鼻咽癌的三大表現,而且也許都是早期表現的話,那麼它的第四大表現就是最痛苦的而且表明它不再是早期了,這就是頭痛。我們已經談到過,,大腦臨近部位的疾病常常可以引起“頭痛”,而鼻咽又正好在大腦的下面,所以鼻咽癌也可以引起頭痛。鼻咽和大腦之間僅靠一層薄薄的骨板隔開,而鼻咽癌有生長活躍、發展速度快、破壞性強的特點,很容易穿破那層可憐的薄骨板,長到腦子裏去,引起頭痛。因此,鼻咽癌一旦出現了頭痛,那已經不是早期的表現了,也許是腫瘤侵犯腦子的徵兆。因此,有頭痛患者一定要到耳鼻喉科頭頸外科檢查鼻咽,同時也要再一次提醒年輕的專科醫生,對頭痛的病人千萬不要忘了檢查鼻咽部。 #p#副標題#e#

鼻咽癌是可以戰勝的

如何才能戰勝鼻咽癌呢?可以肯定,我們在同鼻咽癌的長期較量中已經勝券在握。鼻咽癌的“低分化”確實使它具有生長活躍、發展快、破壞性大和容易轉移的特點,但也正是“低分化”的特點,對一種物質有特別的敏感,敏感到甚至不用手術刀就可以讓它束手就擒。這種神奇的、一物降一物的物質就是放射線。

實驗和實踐表明,腫瘤細胞分化越低,對於放射線的敏感性就越高。這裏的敏感性是指,分化程度越低的腫瘤細胞,越是經不起放射線的照射,在放射線的照射下它們“很受傷”,幾番照射下來就會銷聲匿跡,包括轉移的“淋巴”。而且目前仍在不斷地改進這種放射技術,從過去的X射線、G60射線,到現在的直線加速器,還有形形色色的“γ刀”“光子”“質子刀”等等,療效都是不錯的。當然也有放射治療不很理想的時候,但大多是一些很晚期的病例。

對於鼻咽癌,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提高警惕,一旦發生上述幾種症狀便及時到權威的醫院專科去檢查,纔是是最明智的選擇。即使對於晚期病例,也還可加上化學治療和手術治療給予彌補。

在各種各樣的綜合治療方案下,鼻咽癌已經可以被戰勝了。而且,耳鼻喉科頭頸外科範圍內的腫瘤也正在一個一個地被戰勝。

飲食習慣與鼻咽癌的病因

鼻咽癌在中國廣東人中發病率最高,無論他們是生活在中國,還是生活在東南亞、美洲、澳洲,情況都這樣,通過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許多證據集中到了廣東人的飲食習慣上。研究人員發現,廣東人有食用鹹魚和其他醃製品的習慣,而且開始食用鹹魚的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而在世界各地生活的廣東人,如果還是保持了食用鹹魚和醃製品的的習慣,鼻咽癌的發病率也居高不下。通過對於鹹魚和醃製食品的化學分析,有一種化學物質突顯了出來,它就是可以致癌的亞硝酸胺類物質。在地球的另一個地方格陵蘭島生活的愛斯基摩人,他們也有很高的鼻咽癌發病率,而在他們的食品中也能檢測到亞硝酸胺類物質的存在。

近年來,一種叫做EB病毒的小傢伙又成了鼻咽癌研究的主角。大量的研究表明,EB病毒的抗體廣泛存在於鼻咽癌患者的血液中,如果鼻咽癌沒有被治療,EB病毒抗體的含量非常高,一旦鼻咽癌獲得了治療,EB病毒抗體的含量就會明顯下降。這又提示,它可能是促使鼻咽癌發生的另一個危險因素。

 

雖然研究表明EB病毒與致癌因素有關,但也沒有必要談虎色變。從來沒有研究表明帶有EB病毒的人就一定會得鼻咽癌,而且不要忽視EB病毒在自然界廣泛存在這一事實。自然界中絕大部分病毒和細菌與人類能夠在同一環境下和平共處,有的甚至對人類有益。只是在某些條件下才會成爲致病菌。再拿廣東人爲例,他們易患鼻咽癌也許是與食用鹹魚有關,但在國內、在全世界,喜歡食用鹹魚的民族或地區並非廣東一省,爲什麼沒有鼻咽癌的高發,這裏也許還包含着其他的因素,諸如環境、遺傳等等。說一句題外話,現在動不動就宣傳殺菌殺菌的,這是一種很不好的輿論導向,因爲絕大部分細菌是無害的,過分殺菌也許會導致菌羣失調,那纔是後患無窮。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