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藥品 > 綠豆

綠豆

來源:歐巴風    閱讀: 7.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綠豆

性味:甘,寒。

綠豆

歸經:入心、胃經。

入藥部位:豆科菜豆屬植物綠豆Phaseolus radiatus L.,以種子入藥。

形態特徵:乾燥種子呈短矩圓形,長4~6毫米,表面綠黃色或暗綠色,光澤。種臍位於一側上端,長約爲種子的1/3,呈白色縱向線形。種皮薄而韌,剝離後露出淡黃綠色或黃白色的種仁,子葉2枚,肥厚。質堅硬。

 綠豆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研末或生研絞汁。

外用:研末調敷。

綠豆的功效主治

功效:清熱解毒,消暑。

主治: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可解附子、巴豆毒。

綠豆的配伍

①解暑:綠豆淘淨,下鍋加水,大火一滾,取湯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滾則色濁,不堪食矣。(《遵生八箋》綠豆湯)

②治消渴,小便如常:綠豆二升,淨淘,用水一斗,煮爛研細,澄濾取汁,早晚食前各服一小盞。(《聖濟總錄》綠豆汁)

③治十種水氣:綠豆二合半,大附子一隻(去皮、臍,切作兩片)。水三碗,煮熟,空心臥時食豆,次日將附子兩片作四片,再以綠豆二合半,如前煮食,第三日別以綠豆、附子如前煮食,第四日如第二日法煮食,水從小便下,腫自消,未消再服。忌生冷毒物鹽酒六十日。(《朱氏集驗醫方》)

④治小便不通,淋瀝:青小豆半升,冬麻子三合(搗碎,以水二升淘,絞取汁),陳橘皮一合(末)。上以冬麻子汁煮橘皮及豆令熱食之。(《聖惠方》)

⑤治赤痢經年不愈:綠豆角蒸熟,隨意食之。

⑥治小兒遍身火丹並赤遊腫:綠豆、大黃。爲末,薄荷蜜水調塗。

⑦治癰疽:赤小豆、綠豆、黑豆、川薑黃。上爲細末,未發起,薑汁和井華水調敷;已發起,蜜水調敷。(⑤方以下出《普濟方》)

⑧治金石丹火藥毒,並酒毒,煙毒、煤毒爲病:綠豆一升,生搗末,豆腐漿二碗,調服。一時無豆腐漿,用糯米泔頓溫亦可。(《本草匯言》)

⑨解烏頭毒:綠豆四兩,生甘草二兩,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綠豆的禁忌

①孟詵:“今人食綠豆皆撻去皮,即有少壅氣,若愈病須和皮,故不可去。”

②《本草拾遺》:“反榧子殼,害人。”

③《本草經疏》:“脾胃虛寒滑泄者忌之。”

綠豆的相關論述

①《綱目》:“綠豆,消腫治疽之功雖同亦豆,而壓熱解毒之力過之。且益氣、厚腸胃、通經脈,無久服枯人之忌。但以作涼粉,造豆酒,或偏於冷,或偏於熱,能致人病,皆人所爲,非豆之咎也。豆粉須以綠色黏膩者爲真,外科治癰疽,有內託護心散,極言其效,丹溪朱氏,有論發揮。”“綠豆肉平、皮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宜連皮生研,水服。按《夷堅志》雲,有人服附子酒多,頭腫如鬥,脣裂血流,急求綠豆、黑豆各數合,嚼食,並煎湯飲之,乃解也。”

②《本草經疏》:“綠豆,甘寒能除熱下氣解毒。陽明客熱則發出風疹,以胃主肌肉,熱極生風故也,解陽明之熱,則風疹自除。脹滿者,溼熱侵於脾胃也,熱氣奔豚者,溼熱客於腎經也,除溼則腫消,壓熱則氣下,益脾胃而腎邪亦自平也。”

③《本草求真》:“綠豆味甘性寒,據書備極稱善,有言能厚腸胃、潤皮膚、和五臟及資脾胃,按此雖用參、芪、歸、術,不是過也。第書所言,能厚、能潤、能和、能資者,緣因毒邪內熾,凡臟腑經絡皮膚脾胃,無一不受毒擾,服此性善解毒,故凡一切癰腫等症無不用此奏效。”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