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拔罐方法有哪些 介紹四種常見方法

拔罐方法有哪些 介紹四種常見方法

來源:歐巴風    閱讀: 2.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拔罐方法有哪些 介紹四種常見方法

拔罐常見的四種方法

1、留罐法

是指把罐吸附在相應位置後滯留一定時間的方法。此法適用於治療風溼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嘔吐、腹痛、泄瀉等病症。

拔罐作爲最爲傳統的中醫養生法,在生活中很常見

2、閃罐法

是指把罐吸附於相應位置後,用一隻手壓住皮膚,另一隻手握住罐體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覆多次,直至皮膚潮紅、充血或淤血爲度。此法適用於治療局部皮膚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

走罐法指的是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上塗一層凡士林油後,然後,醫者用手握住罐子,在塗有凡士林油的部位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往返推動。一直到所拔部位的皮膚變得紅潤、充血、甚至淤血時再將罐起下。這個方法適合治療那些肌肉豐厚,皮膚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痠痛、麻木、風溼痹痛等病症

4、刺絡拔罐法

即將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後,再行拔罐,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此法多用於治療丹毒、扭傷、乳癰等病症。

拔罐方法有哪些 介紹四種常見方法 第2張

拔罐注意事項

1、分清體質

按體質拔罐進行補瀉,否則會適得其反。

2、注意身體狀況

心臟病,嚴重貧血、小板減少等血液性疾病,皮膚過敏,水腫,有血液疾患及有出血傾向者,患皮膚病以及孕婦、處於經期,還有過飽、渴、飢等情況,甚至醉酒時都不適宜拔罐。

3、有些部位不宜拔

肚臍、心前區,皮膚細嫩處、破損處、靜脈曲張部位、瘢痕處,乳頭、骨頭突出處均不宜拔。拔罐舊痕未消退前,最好也別拔。

4、拔罐後不可立即洗澡

拔罐後,皮膚處於一種被“傷害”的狀態,敏感脆弱,此時洗澡非常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等,建議等上兩三個小時。

拔罐時應注意保暖,避免有風直吹,防止受涼。

5、拔罐不宜重複同個位置

根據病情拔罐,一般爲輪流取穴爲宜,一次不宜取穴過多。在局部瘀血尚未消退的時候,不可以在原部位重複拔罐哦。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