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運動健身 > 如何才能不討厭鍛鍊呢

如何才能不討厭鍛鍊呢

來源:歐巴風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了讓更多的人動起來,科學家正在研究人體的生物機制和化學過程,尋找線索以理解人們對於鍛鍊持有不同態度的深層次原因。也就是說,除了動機和紀律之外,可能還有其他因素可以解釋爲什麼有些人喜歡鍛鍊,而有些人則不喜歡。

如何才能不討厭鍛鍊呢

目前已有一個發現:人們對於運動期間和運動後身體感覺的認知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喜愛運動的程度。此外,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還發現,許多人的體能極限可能比想象的要低得多,因此他們不知不覺就會超過自己的極限。舉例而言,研究人員發現,對不好動的人來說,只是做一頓飯就算得上是一種鍛鍊,他們甚至連走路都需要耗費很大的體力。

多年來,丹·塞德荷姆(Dan Cederholm)一直想找到一種能夠堅持下去的鍛鍊方式。他覺得健身房很無聊,對籃球和棒球又不感興趣。跑步呢?“每次跑完步,我的腿都疼得要命。”38歲的塞德荷姆住在馬薩諸塞州的塞勒姆市(Salem),是一名網頁設計師。

他的朋友瑞克·約翰遜(Rick Johnson)則恰恰相反,他每年要參加20場公路賽跑。他記得自己小時候上體育課時,老師要求跑一圈,他會主動要求多跑幾圈。“對我來說,如果覺得流汗和跑步不爽,那就太奇怪了。”41歲的約翰遜是一名編輯,也住在塞勒姆市。

從宅男到奧運會運動員,每個人都有一個運動的體能極限,超過之後身體就會承受壓力,開始感覺不舒服。這個極限有多少來自於遺傳因素──如肺活量、氧氣輸送能力和肌肉細胞耗氧比率等──仍是一個學術研究的課題。愛荷華州立大學運動技能學教授潘特萊姆·艾科卡奇斯(Panteleimon Ekkekakis)一直在研究運動領域的心理生理學,他說遺傳因素的影響估計在10%到50%之間。

艾科卡奇斯教授表示,許多不好動的人一鍛鍊就採取過於急躁或過於激烈的方式,超過自己固有的體能極限,導致他們討厭運動,想要放棄。

問題的關鍵在於一個名爲“通氣閥”(ventilatory threshold)的供氧臨界點。通常人們呼吸時,呼出的二氧化碳與吸入的氧氣大致相當,但超過通氣閥後,呼出的二氧化碳開始超過吸入的氧氣。二氧化碳的過度釋放是一種跡象,表明肌肉已經開始變酸,身體承受的壓力變大。

大多數人的通氣閥處於最大供氧能力的50%到60%之間。不過,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精英運動員的通氣閥可以高達80%,而不好動的人可能只有35%。

艾科卡奇斯博士和他的同事發現,通過聽音樂等方法,人們甚至可以在輕微超過通氣閥後依然覺得身體很舒服。然而,當人體接近供氧最大能力時,出現不舒服的反應是不可避免的。

雖然通氣閥和最大供氧能力可以慢慢得到提升,但人們必須對運動抱有好感,長期堅持鍛鍊之後,才能真正提升這些極限。

在對肥胖、不好動但身體健康的中年婦女進行持續研究後,艾科卡奇斯博士發現,一些研究對象僅在跑步機上緩步走上一分鐘後就能達到通氣閥。有些婦女的閥值非常之低,洗個碗或做個飯就會到達體能極限。

也就是說,雖然許多減肥療法建議將走路作爲主要的運動方式,但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難以做到的。

人體在運動或疲勞後會有一些生理反應,如肌肉中的乳酸增加或體溫升高等,人們對於這些生理反應的感受會影響他們能否堅持鍛鍊。研究人員表示,一些人將這種反應視爲鍛鍊有效或有進步的跡象,而許多不好動的人則認爲這樣很不舒服或是一種痛苦。

英國埃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體育運動科學中心(Centre for Sports & Exercise Science)的研究學者兼課程主管多米尼克·米克爾萊特(Dominic Micklewright)說,精英運動員甚至被戲稱爲“溫和受虐者”,因爲他們似乎很能享受運動帶來的痛苦。

人們運動時的感受也能被一些出乎意料的外部因素所影響。2012年,米克爾萊特博士及其團隊在學術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該研究分析了被研究對象在騎自行車時看到的影像色彩如何影響他們的情緒以及他們對於運動的感受。在看到有綠樹的場景後,被研究對象說自己的心情更好,覺得鍛鍊的難度不大,而如果同樣場景以黑白色或紅色呈現,則效果不如前者。米克爾萊特博士表示,這意味着自然環境或模擬自然環境的綠色空間對於鍛鍊者能夠起到輔助作用。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幾個心理因素和認知技巧能夠幫助喚起人們對於運動的熱情。莎拉·奧裏奇-弗蘭奇(Sarah Ullrich-French)是華盛頓州普爾曼市(Pullman)的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運動機能學教授,她說有三點至關重要:一是鍛鍊者對自己的體能是否有信心,二是鍛鍊者是否感覺自己對於鍛鍊這件事有一定的控制力或選擇權,三是這種鍛鍊能否促進社交往來。

如果一個成年人不知道該從事什麼鍛鍊或怎麼鍛鍊,就會失去運動的熱情。小時候喜歡運動的人可能會覺得自己的運動能力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步衰退,從而產生一種挫敗感。奧裏奇-弗蘭奇博士建議成年人嘗試新的鍛鍊項目,不要跟以前的自己做對比。

對塞勒姆市的網頁設計師塞德荷姆來說,回到小時候喜歡的曲棍球運動是不可能的。然而,當他第一次玩壁球時,彷佛有若神助。塞德荷姆說:“壁球太好玩了,我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大汗淋漓。”如今,他每週和朋友打三四個小時的壁球,或在球場上一個人練習

莎倫·溫巴爾(Sharon Wienbar)是一位風險投資家,住在加州的希爾斯波路鎮(Hillsborough)。她在48歲那年成爲一名皮划艇槳手,因爲她喜歡在水面上快速掠過的感覺,享受與隊友討論練習內容的過程,並有幸遇到一位能幫助她改善身體狀況的教練。溫巴爾說:“我劃了幾個月船,覺得腦袋裏彷佛有一盞燈被點亮了。”

溫巴爾曾經是個書呆子氣十足、不受夥伴歡迎的小孩,健身房是她最後纔會選擇去的地方。如今,溫巴爾說划船已成爲她生命中的一部分,並讓她感覺自己是一名運動健將。

現年51歲的溫巴爾表示,她喜歡身體衝擊極限時的那種感受。“我甚至不覺得自己已經到了體能極限。現在我比十年前的狀態更好,也許十年後,我的狀態還會更好。”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