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樂活 > 中醫 > 中醫養生 末伏祛溼邪莫貪涼

中醫養生 末伏祛溼邪莫貪涼

來源:歐巴風    閱讀: 9.9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醫養生 末伏祛溼邪莫貪涼

現在已經是三伏天中的“末伏”,末伏天養生要注意祛溼邪,不能貪涼,少吃冰冷的食物、少吹空調,也可以按摩養生。下面我們來看看末伏養生方法。

末伏是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的始日,俗話說:“秋後一伏熱死人”,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此時,暑熱容易耗氣傷津,養生當以解暑清熱祛溼,健脾益氣扶陽爲主。

1、末伏重清補 食療祛溼邪

末伏清補,以健脾利溼爲主。健脾益氣,可以適量多吃祛溼熱、健脾和胃的食物。如茯苓,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芡實、山藥、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紅小豆等豆類,也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要特別注意的是,吃扁豆時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顏色不再翠綠爲止,否則會引起食物中毒。

推薦一款末伏食療佳品——冬瓜薏米煲老鴨。

老鴨一隻(褪毛,去內臟,洗淨,沸水焯過後,切塊),冬瓜250克(去皮,切塊),生薏米30克(洗淨),生薑及調料適量。先以清水3L煮生薏米30分鐘,再加入鴨塊、冬瓜、調料,文火燉1個小時以上即可。

鴨肉性涼,具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利溼的作用。冬瓜、薏米均可清熱利溼、利尿消腫。因而,冬瓜薏米煲老鴨是末伏時節不錯的祛暑健脾利溼的湯品。

2、末伏護脾胃 循經按穴位

立秋後天氣仍熱,且雨水較多。溼熱交蒸,合而爲溼熱邪氣。在這個時節,如果脾傷於溼,不僅會出現飲食不化、脘悶嘈雜、噁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等症,還可能爲咳喘病症種下病根。

中醫講“溼氣通於脾”,所以健脾也是末伏養生的重要環節。末伏時節養護脾胃,可按摩豐隆、足三裏、脾俞三個穴位,每天各按100次,能夠化溼、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

3、莫貪寒涼物,免損脾胃陽

末伏時白天溫度仍較高,但早晚氣溫則明顯變涼,晝夜溫差逐漸增加。進入末伏時,取涼須有節制,切忌猛吹空調、過吃冷飲,以免損傷脾胃陽氣,不利於健康。

此外,適量戶外運動可振奮陽氣,促脾氣運化,改善胃口。需要注意的是,進入戶外運動以微汗爲宜,切不可大汗淋漓。如此,才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上面爲大家介紹了末伏的養生方法,再次提醒大家,末伏雖然還是會熱,但是不能貪涼,飲食要注意祛溼邪。

美食
藝術
家居
電影
保健養生
健康常識
飲食營養
生活百科